7月20日,北京迎來今年最大降水。記者從故宮博物院、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和北京市文物局文物監察執法隊獲悉,目前北京的文物和文保單位還沒有大的安全事故。
在暴雨過程中,故宮內無明顯積水,當天共有3萬餘名觀眾到故宮參觀,整體秩序良好。記者了解到,故宮內無明顯積水的主要原因是有較完善的排水系統。故宮是明永樂年間營建的,宮殿建築連簷接棟,每座院落的地面都用青磚鋪墁,完整的排水系統,加之曆年的淘挖養護,幾百年來排水效果良好。故宮的地面順應北京地區西北高、東南低的走勢,整體走勢呈北高南低、中間高兩邊低,而且略有坡度,使積水能緩慢排泄。以前三殿為例,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坐落在三層台基之上,在台基四周欄杆底部,有排放雨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還有一個雕琢精美的石龍頭,其口內為鑿通的圓孔,也是排水的孔道。雨水逐層下落,使得台面無積水。
此外,故宮的整個排水系統是統籌規劃的,院落的周邊設有明溝,院落的雨水彙入明溝,再由明溝排入暗溝。地下暗溝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雨水排入暗溝以後,再由支溝彙集到幹溝,經幹溝排入內金水河。內金水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大半個故宮,在故宮東南角流出,彙入護城河,護城河又與北京城水系相連,消化吸納故宮的雨水。
為應對強降雨惡劣天氣對旅遊開放和古建安全帶來的嚴重影響,7月19日、20日,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按照文化部關於防汛工作的相關要求,及早部署,統籌安排,制定預案,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7月20日上午,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領導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堅守在戶外一線崗位,現場指揮,排水清淤,疏導遊客,對古建、展廳、機房、庫房等重點區域進行巡檢,保障文物和遊客安全。隨後,恭王府管理中心召開抗汛工作緊急會議,各部門負責人就發現的問題一一作了彙報,並提出應對措施。會議要求全體職工堅守工作崗位,增加人員實施24小時值班巡防,以應對極端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確保文化遺產安全。
7月19日傍晚,北京市文物局接到報告:居庸關甕城旁邊的京藏高速路護坡發生塌方。“北京市文物局立即啟動防汛緊急部署,連夜分別向全市各區文委發出通知,要求加強文物安全防范,加派值班人手,督促各文保單位嚴防死守。針對居庸關的情況,昨晚我們就已采取了搶險措施,市文物局一把手今早帶隊專程趕赴現場查看險情,指導督促對長城進行排險,並采取應急措施。”北京市文物局文物監察執法隊隊長趙建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一早,市文物局領導兵分兩路,帶著執法隊、保衛處,冒著大雨前往密雲、海澱、房山、豐台等地檢查文物防汛安全工作,指導出現險情的文保單位進行搶險。”
趙建明透露,在各級文物部門和文保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到目前為止,北京市還沒有接到大的文物安全事故報告,但有的文物遇到這麼大的暴雨,依然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