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消失的香港「查理檢查站」

2016-08-0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從2007年起,阮志開始進到蓮麻坑,「那個時候,政府剛剛說會開放(禁區)。回歸時有些議員認為,香港已經回歸中國了,為什麼還要設立這些禁區?以前設立禁區是防走私防偷渡,怕內地那邊打過來,現在完全沒這個必要了,邊境禁區的縮減就是這樣來的。從2012年開始分三階段,將禁區逐漸縮減到今時今日(的規模),到今年1月,就全部取消了,只剩下蓮麻坑某一段路,中英街沙頭角墟以及沿著深圳河的邊境巡邏路,仍然有鐵絲網,(這些鐵絲網)圍住的景觀很特別的。」據說,作為邊境禁區最前沿的坪輋警崗、石涌凹檢查站向有香港的查理檢查站(HK'S checkpoint charlie,冷戰時期柏林圍牆邊東西柏林的一個檢查點)之稱。

  做蓮麻坑研究時,阮志喜歡走訪一些周圍村落,諸如香園圍、松園下、馬草壟、竹園村,乃至打鼓嶺和沙頭角。「很多也是跨境村莊,像蓮塘、長嶺、羅芳、赤尾村村民世代在深圳河兩岸耕種,只不過有條邊界分開他們,最初彼此還是很方便地可以互相過境耕作,設立禁區后,因為有鐵絲網圍住,大家就沒什麼聯繫,或者雖然有聯繫,但也變得沒那麼順暢。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還有很多村民過來這邊耕種,但現在赤尾那邊已經沒人過來耕種了,雖然他們都還保留著耕種證,所以整個禁區很值得去做一些詳細研究。」

  在這個過程中,阮志認為「當地的生態以及文化遺產值得保留」。生態方面不用說了,他特別指出文化遺產應該包括當地的棚屋,甚至魚塘看護人的養魚方式。「這些棚屋比大澳的都漂亮,隨便找一間,都有六七十年(歷史),還很堅固,有人間中會返來居住,比如節慶活動時很多村民就會回去。」

  說到這里,阮志提醒說,其實新界東北發展的地點有原居民、非原居民。「非原居民的權益應不應該得到保障?」他反問道:「這些非原居民基本上是1949年之后由內地遷入香港,當時的政府默許他們定居、在官地住、起屋,雖然他們沒丁權沒地,但他們的權益是否就不應該受保障?他們曾經為新界的發展貢獻過力量」,幫助原居民開墾、繼續維持農業生產,這些非原居民都有出過力,就算不是原居民,也算半個非原居民。住了幾十年,對香港農業有很大貢獻,突然間被清拆當然不高興,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當這里是我們的原居地』,現在政府要發展,原居民將地收回交給發展商,其實都是一個過橋抽板(的行為)。」阮志認為他們的反映是合理的,「整個禁區開放之后都沒有什麼特別的配套」。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