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永泰古城 一個明清軍事要塞的標本

2016-07-11
来源:香港商报

   位於甘肅省景泰縣城向西數十里的永泰古城,修築於明萬历36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明政府為防御北方的少數民族入侵而修建。歷史上這里曾經有一片豐美茂盛的森林,但現在已是綿延不絕的戈壁,祁連山餘脈在荒涼的大地上橫亙,散落其間的古兵寨和烽火台讓人想起王之渙「一片孤城萬仞山」的詩句。古城建成后即成為軍事要塞,蘭州參將就駐紮在這個城堡內,當時城內駐有士兵2000多人,馬隊500人,附屬設有火藥場、草料場、磨坊、馬場等機構。特約撰稿 張正鋒

  永泰城誕生緣於一次戰爭

  永泰古城由於城牆堅固,作為一道完備的軍事屏障和防御工事,在明清兩代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400多年來從未被攻破過。景泰境內的壽鹿山和昌嶺山,在清朝康熙之前,分別稱之為大松山和小松山。「左擁蘭、靖,右護涼、古,前逼莊浪,兩河則腹心,甘鎮則咽喉」(《秦邊紀略》),是兵家必爭之地。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收復河西后就曾在此地屯兵設防,到了明朝,作為與蒙古人對峙的前線,明王朝曾經在此修建了一片很大規模的防御工程,史稱「松山新邊」。到如今,當年的新邊已成了難尋踪跡的殘垣,你爭我奪的草場也化為戈壁。而那些曾經旌旗飛舞的古城堡,卻還有人居住在其中。這些城堡中,迄今保存最好的一座,是位於景泰以西25公里處壽鹿山北麓的永泰城。

  元滅亡后,蒙古分裂為東西兩部,東蒙韃靼和西蒙瓦剌。明正統14年(1449年),韃靼的阿赤兔部落不斷侵襲景泰,并先后占據了大松山和小松山。據史料記載,韃靼到達景泰以后,「(阿赤兔)虜恃地利,東寇延綏寧夏,南犯固靖蘭州,西侵武威張掖,往往飲馬黃河」(明朝荊州俊所寫的《三眼井堡記》)。明萬历26年(1598年)3月,兵部尚書兼三邊總督李汶率兵十萬征討韃靼,經歷大小戰役100多次,最終將韃靼圍困在大松山附近。9月25日至26日,明軍分兵七路發起總攻,韃靼兵敗,明王朝重新占領了黃河以北大漠以南的失地。

  戰爭的勝利并沒有給李汶帶來喜悅和安慰,登臨大松山,李汶望著山下一望無際的草地川灘,發現明朝原來修築的長城,經蘭州、永登、烏鞘嶺到古浪,既繞道耗資不說,又將景泰這片沃野置於城牆之外,從而引得韃靼屢屢進犯。第二年,為了鞏固了松山戰役的收獲,新的長城發端於景泰,從東部黃河渡口的索橋,向西北綿延,經城北墩和紅墩子,然后折而西行,再經昌嶺山北麓、古浪裴家營、大靖和土門墩后抵達武威,與原來途經蘭州的那條長城會合。為別於早期明朝在河西修建的長城,史書上將這條從景泰出發的城牆,稱之為「松山新邊」,當地百姓又叫「新邊牆」。松山新邊,從景泰到武威境內共400餘里,它不僅使原來戍邊河西的長城在空間隔離上縮短了三分之一,又使明王朝在甘肅北方的防線,自黃河沿岸向北縱深擴展了300多里。

  軍事要塞的樣板城

  永泰城是松山新邊中的一座軍事要塞,在李汶的親自監督下,永泰城於明萬历35年(1607年)3月開工建設,第二年6月完工。當時駐軍2000多人,馬隊500人,兵營、練兵場、火藥場、武器庫、草料場、馬場等一應俱全。城牆上有砲台12座、城樓4座,城下有甕城、護城河,城南北兩側分別指向蘭州和長城方向建有綿延數十里的烽火台。如此完備的設計,堪稱中國古代軍事要塞教科書式的典範之作。城內有軍事機構,察院一條街,城牆內邊修有馬道,圍城牆一周,城牆上有射擊垛口,在4個甕城上建有瞭望哨。

  城南有太極圓池(汲海、澇池);南面曾建有李汶將軍的公館。城南1里處建有演武廳和教場,占地300畝。教場之南還留有一條長約6里的「龍沙」(山丘),「龍沙」之上架有砲台。城西北7里處設有軍需草料儲存處,城東南15里的騸馬溝是當時的牧馬場地。目前這些軍事設施痕跡尚存,除了居民為通行方便和取土造房而拆落的部分城牆,還完整地保存著大部分城牆、城門,城內還保留著兩座清代民居,以及一所建於民國時期的小學。

  「永泰龜城」鳥瞰形如金龜

  古城城圍周長1.7公里,高12米,砲台12座,城樓4座,外形是一大圓,城周有護城河。古城四面有4個甕城,形似龜的肩足,保存尚好,只是甕城上的建築已不存在了。永泰城城牆由黃土夯築而成,周長1717米,牆高12米,城基厚6米,占地面積318畝。整個城平面呈橢圓形,城門向南開,外築甬門,外門叫「永寧門」,內門叫「永泰門」,門稍偏西,形似龜頭。四面築有甕城,形似龜爪。城北有5座烽火台漸次遠去,形似龜尾。城周有護城河,寬約6米,深約1至2.5米。整個城池形狀酷似烏龜,故名「龜城」。

  明朝后期松山戰役之后,西北甘肅邊界仍然屢遭异族進犯,但都被抵御在長城之外,蘭州也從未失守,這座連接長城和蘭州的兵寨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清朝建立之后,疆域大幅擴展,這里已由邊塞變成了內地,永泰城的戰略作用也漸漸由軍事防御變成了屯兵開墾之用。旌旗戰火不再映照著古城,變成了一派農耕和商貿的和平景象,這從城內曾遍布的28處廟宇、牌坊、戲樓等均可見一斑。

(作者系甘肅省政府副秘書長、甘肅省文史研究館負責人)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