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智麗
[由於在中國個人車輛沒有經營權,Uber只能放棄北美模式,在吸引有限的個體戶之外,不得不出高價和租車公司合作,但這種方式極大限制了Uber的投入規模和擴張速度]
有關滴滴將收購Uber中國的消息最初源自外媒的報道,幾經波折之後最終這一事件得到雙方證實。作為全世界范圍內頗具影響力的交通出行品牌,加之背後強有力的資本大鱷撐腰,這起合並案引起了海內外媒體的關注。
在大多數海外媒體看來,經曆了漫長而昂貴的對壘,Uber中國選擇和滴滴出行合並“是一個聰明的做法”。海外互聯網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鮮有成功者,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文化和監管體系的獨特性,政策風向不易琢磨,雖然Uber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遠高於其他海外市場,但作為以共享經濟為盈利途徑的創業公司,Uber與中國本土對手競爭的優勢並不明顯。
“這是一場不會打贏的戰役,未來這一步或許會成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成熟且極具商業智慧的標志。”BBC方面如此評價。在市場廝殺之下,避而不戰、握手言和是否也是一種海外互聯網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生存哲學?
進入中國市場三年多,為了改變海外互聯網公司“水土不服”的問題,Uber選擇了通過豪車供給來避開競爭紅海,並在中國設立了一支核心基礎設施團隊,根據中國用戶體驗對產品進行專門制定,試圖更大程度上在文化和市場營銷方面契合這個市場。
然而這場戰役並不好打。在美國Uber以技術著稱,即借助互聯網手段幫助需求方(用戶)和供給方(出租車)實現更為精准和高效的對接。但技術驅動之外,回歸到中國市場而言,共享經濟應用背後的運營模式更為重要。在產業鏈上遊,要尋找對接出租車司機用戶,下遊需要吸引海量用戶至自己的平台消費。
“車輛太少”一直是Uber中國被吐槽的問題之一。Uber的體量相比滴滴出行的1500萬司機和3億注冊用戶仍然較小。“我們2000多人都歸租車公司管理,因為公司和國內一些租車平台有合作,所以直接做該平台的司機。”在實際乘車中,問及為何選擇該出行品牌,多個司機如此告訴記者。
其背後隱藏的問題是,在中國個人車輛沒有經營權,Uber只能放棄北美模式,在吸引有限的個體戶之外,不得不出高價和租車公司合作,但這種方式極大限制了Uber的投入規模和擴張速度。相較而言,國內本土出行品牌熟知線下資源,包括神州、一嗨在內的本土租車公司,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積累了諸多合作資源,嫁接資源更顯駕輕就熟。在跑馬圈地的競爭階段,速度往往意味著擁有更多的勝出砝碼。
除此之外,監管問題一直是懸在海外互聯網公司頭上的一把劍。由於觸動了傳統出租車公司的“奶酪”,Uber在全球多個城市都遭遇到了被調查、被禁止,或被迫繳納牌照費的問題,但在缺乏明確監管細則的情況下,更為考驗這些互聯網公司與政府的協商和溝通能力。
同樣以共享經濟著稱的Airbnb在入華一年後,也遭遇“中國式”困境,房源分布不夠廣、覆蓋城市少,支付渠道單一,沒有輔助性的服務、缺乏監督機制、本土競爭對手迅速出現,這些問題也同樣阻礙了Airbnb在中國市場獲取用戶的速度。
如何更快適應中國本土文化?如何適應中國的監管體系?如何對抗瘋狂的中國“群狼”本土創業者和互聯網巨頭?Uber中國也許給出了另一種答案。“保留中國市場,擁有7.5億潛在用戶群,這是一個聰明的選擇。”外媒如此評價。對於Uber而言,為了贏得乘車服務全球大戰,和滴滴合並或許是一場“棄卒保車”的戰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