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新媒體介入公共空間的干預與協商

2016-08-15
来源:香港商报

   隨著互聯網、大眾文化的普及,新媒體應用與實踐越發明顯,人們與世界共處的方式在迅速改變。什麼是大眾所需要的公共空間?藝術家們該如何對公共空間進行干預?近日,廣州美院副教授洪榮滿做客關山月美術館,圍繞《公共藝術與新媒體「公共空間的干預與協商」》為題,進行一場藝術探討。香港商報記者陳柳燕

 

 

  關注大眾審美轉向文化

  洪榮滿,畢業於廈門大學、荷蘭藝術學院,是艾克斯普羅旺斯藝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現為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跨媒體藝術設計工作室主任,長期從事跨媒體藝術實踐與文化研究。洪榮滿從學理角度探討新媒體在公共藝術方面的介入,以對不同案例及自身實踐進行分析,探討公共空間與藝術的關系與創作。

  洪榮滿解釋,「公共空間可以有很多種,諸如機場、火車站、街道、商業中心、城市廣場、公園等等,它們是公共的,有時候也可以是私人的」,他表示,「今天對於公共空間的界定直接影響了藝術家對公共藝術作品的理解和創作,不是固化某一城市空間,而是更傾向於促成『公共空間』的出現與交流。」

  「公共藝術是指藝術家在公共空間里展示主題和問題意識。就像藝術家在畫布上畫一幅畫。城市就如一個畫布,他的身體、行為,或者借用的其他媒介,來跟某個空間產生新的關系,透過顏料、造型、主題去重新界定這個空間。」洪榮滿說,「很多藝術家嘗試著用插入、干擾、干預的行動來表達他們在一個公共空間里面自己的反應。」當今時代都市文化建設大部分建立在實用主義思維邏輯下,公眾互動的機緣正在急劇消解。城市不斷擴張也伴隨著一大堆同質化、速食化、低質的城市空間藝術作品的出現,「以至於真正體現具有當下時代精神和營造屬於該城市品質特質和人群需要的藝術精品相對甚少。」因此,他強調一個藝術家要有問題意識,當代藝術由審美向文化轉型,大眾關注的焦點如種族、性別、生態、綠色環保、社會邊緣人群和弱勢群體等問題,成為公共藝術的關注對象。

  其介紹,有位國外藝術家,利用雙層的透明薄膜,專門為無家可歸的人做了30個可以取暖的塑膠袋子,置於室外,袋子的一端連接在城市里不同區域的房屋供暖系統的排氣口上,透過排氣口把袋子冲開,以便給無家可歸的人在冬天或寒冷的夜間有一個溫暖的栖息之處。這樣具有「溫度」的設計不僅為城市里流浪的人帶去溫暖,也為城市增添了一道不同的景觀。「很多地方透過藝術家的創作改善整個街區,或者是改善城中村,重新優化當地的環境來創造新的小區環境。」

  新媒體促更多創作可能

  公共空間其實是一個讓人相遇、互相聆聽的空間,一個含有視覺與聽覺的空間,是具有參與性、開放的、民主性的空間。洪榮滿認為,「它不是一個一廂情願的硬裝,或者是一個強制的介入,或者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某種燈光或是人體的雕塑在那里。」他說,公共藝術具有互動性、過程性、問題性和觀念性四大特徵。

  作品《Hand from Above》中,在馬路街頭的LED大熒幕上,路過的人群圖像會被捕捉并在LED大熒幕里面出現,他們會看到自己的圖像被一巨大的手撓癢、侵犯、移動,不同參與者看到這一幕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逃走,有的退縮,但大部分的人都會揮手互動。這樣的創意設計將群眾更好地融入公共藝術里,為城市增添更多鮮活的氣息。

  洪榮滿介紹,位於紐約的麥迪遜廣場公園中央的Pulse park 脈搏公園則是又一個由新媒體與藝術共同打造的城市景觀。脈博公園的靈感來自Roberto Gavald的電影《馬卡里奧》中,主角有飢餓引起的幻覺。其設計是由一個光束,在麥迪遜廣場公園中央形成一個橢圓形場矩陣。公園的一處有一個裝設在橢圓形草坪北端的測量傳感器,晚上游客到此接觸傳感器,傳感器透過計算參與者的心臟跳動的速率,以一個程式設計聲光電的方法產生出不同強弱的光束效果,「以此形成一種互動體驗,利用人類生命體徵的詩意表達,將公共空間轉化為一個短暫的光和運動的建築」。

  《leave a message》是一個語音郵箱網絡的參與項目,市民可以將自己的聲音錄入一個放在公共空間的箱子裝置里。這些箱子都裝設在不同的城市、環境。透過網絡互相連接,他們之間可以彼此聽到前者留下的聲音,也可以透過互聯的方式聽到對方留下的聲音,從而進入一個匿名的聲音網路,猶如一場充滿意外和偶然的旅行。

  洪榮滿表示,隨著技術不斷發展,新媒體技術確實帶來了很多新的互動方式,「促進了當代公共藝術創作在觀念和技術上得到新的擴展可能性,亦為藝術家參與公共藝術空間的創作提供里了更多的新模式。」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