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需要孤獨,也需要交流分享。作為國際青年藝術大本營的「新藝潮」,一直持續鼓勵及培養青年藝術的發展。今次主辦方集結20位藝術家的作品,帶來一場香港藝術新力量的視覺盛宴。透過藝術家的作品,觀者可了解當下藝術發展的新趨勢,更可一品藝術創作的苦與樂。文:Jane
「新藝潮」聯同天趣國際藝術將於8月18日至9月10日共同舉辦「新藝力——青年20」藝術家聯展,展出20位新晉藝術家的作品。
匯聚藝術新力量
是次展覽20位極具潜力的藝術家分別來自韓國、馬來西亞、台灣、北京、南京、香港、澳門等地,展出的藝術作品也涵蓋不同媒體,包括繪畫、裝置藝術、雕塑及攝影等,不少作品更是藝術家的最新作,觀者大可一覽嘗鮮。
展覽中的繪畫作品有不少亮點,兩岸三地的藝術家展現出各自的藝術風格。來自香港的陳燕雲近年專注水墨創作,她的「心玄」系列作品,以黑白畫面表達藝術家對內心的自我探索。「玄」即為黑色,象徵深邃寧靜,畫面光影交錯,空明朗澈,靜中有動。出生於澳門的蔣素雯擅長由女性角度進行創作,作品取材於生活,用色豐富,表達東方女性的細膩、內斂、優雅浪漫而不失理性。而台灣的張峻碩展出作品《沙沙沙沙》,采用壓克力顏料和水泥漆創作,以抽象手法表現男女之間的情感互動。
新藝力有毅力
跨媒體創作的嘗試則更加多樣,出生於香港的許開嬌擅長水墨畫,此次就帶來《手繪青花魚紋衛生紙》,為普通衛生紙繪上元朝青花瓷上的游魚圖案,并以透明膠箱呈獻作品,營造出博物館展品般的莊重感,十分具有現代性。本土藝術家霍康琪致力於不同媒介的藝術創作,今次展出她的現代木雕作品《造物》,呈獻拙樸簡約的美感。主修時裝設計的郭翠華跨界至繪畫,結合不同媒介與時下熱門的社交網絡為創作題材,表達對社會潮流的看法。
從事藝術創作需要毅力,有人曾說過:「搞藝術一要耐得住寂寞,二要捱得住窮。」這句看似玩笑話,卻是許多藝術家的生存現狀。不少青年藝術家都以兼職身份進行創作,但他們大多渴望最終能全職專心創作。據目前在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設立工作室的劉兆聰介紹,目前香港很少有專人幫青年藝術家舉辦展覽,令藝術家對市場的認識不足,導致藝術家難以為自己的作品定價。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平台,以不同於畫廊代理的開放方式,助力藝術家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