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市场上,有一家知名度不高的上市公司「彩生活服务集团(1778)」,熟悉它的投资者都简称其为「彩生活」。根据「彩生活」的最新股价表现,每股交易市价约为6港元,市盈率约为30倍,较之港股的平均市盈率虽然要高出近一倍,但却要大大低於腾讯近50倍的市盈率,显示投资者对「彩生活」的投资前景抱持乐观态度。但令人遗憾的是,该股的交投并不活跃,换手率近来一直徘徊在0.02%左右,成交量只有几十万港元,显示这只股票并没有引起市场的关注,更谈不上受到市场追捧。
按照港股市场上的资讯披露规定,日前「彩生活」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资料显示,截止6月30日,「彩生活」中期股东应占溢利7347万元(人民币,下同),按年下跌5.3%,每股盈利7.35分。不派中期息;收入5.75亿元,按年增加107%;毛利2.55亿元,上升23.9%。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约为3.531亿元,较2015年12月31日减少15.8%。收益约5.75亿元,同比增106.8%;与此同时,该公司截止今年上半年合约管理建筑面积由2015年12月31日的3.221亿平方米增加3800万平方米至3.601亿平方米。在管项目达2236个,蝉联全球最大住宅社区服务运营商。
据悉,「彩生活」的营收结构正在逐步实现转型。上半年,增值服务收益约0.71亿元,同比增63%,毛利维持在98%的高位;增值服务对整体分布溢利的贡献达31.9%,处於三年同期最高,超越工程服务收入,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和利润来源。从以上披露的数据资料来看,应该说,「彩生活」的营收成绩单是相当不错的,按理,「彩生活」有条件成为市场的投资热点,但却问津者寥寥,为何?这可能有两个原因所致:一是「彩生活」本身的低调,二是应该让投资者广为知晓的举措没有及时作出推介。
譬如,2015年2月17日,「彩生活」斥资3.3亿元并购高端物业巨头开元国际。而2016年上半年,「彩生活」联手母公司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样年)收购万达物业。这两起迄今为止国内物业管理行业中具有重大意义、堪称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中里程碑事件的并购案例,却并没有为「彩生活」的资本市场交易带来轰动效应。「彩生活」CEO唐学斌介绍:「收购开元国际补齐了『彩生活』在高端物业管理领域的短板。而并购万达物业一方面壮大了『彩生活』的规模,另一方面也把竞争对手与『彩生活』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除了并购本身,未来『彩生活』和万达在商业、文化和娱乐等方面也存在更多合作的可能性。」看来,「彩生活」不能够只顾埋头干活拉车,还要左顾右盼看市场反应。
「彩生活」暂时的市场平静不等於将来一直会受到投资者的冷落。事实上,「彩生活」正在构筑一条事关未来发展大计的价值链。其中最为超前和抢眼的举措是其构筑的B2F生态圈,亦即提供垂直专业服务的企业共建社区B2F(Business to Family)生态圈。根据「彩生活」的规划,物业管理盈利能力已经不是该公司上市的主要概念,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在管物业获取家庭,对家庭提供丰富多样的垂直服务才是其最终发展方向。
目前,「彩生活」正在用互联网工具重新解构原来的物业服务模式。服务的内容依然是社区的安全、清洁和维修等内容,服务的主体依然是社区业主,但服务模式变了。通过「彩之云」这个互联网服务平台将服务变成一个个产品,再通过重构的过程,将业主的需求和线下这些提供专业垂直服务的O2O公司联结起来,建立起由公司(B端)到家庭(F端)的生态圈。「彩之云」网络平台上的专业服务,被命名为E系列产品,譬如:E维修、E金融、E租房、E投诉、E费通、E装修、E能源、E旅游等。
据悉,「彩生活」所构筑的B2F生态圈及其所衍生的E系列产品广受客户欢迎,并已经产生积极效应,开始引发「彩生活」业务的重大转移。预料不需要多久,「彩生活」的服务及营收模式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其服务的客户规模有望在现有庞大数据的基础上继续得到扩张,并实现业绩翻番。这些都是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长期利好因素。
颜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