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物質獎勵奧冠就是低級刺激?

2016-09-06
来源:香港商報

  那天,正在家裏看奧運直播,正看到興頭上,女排領獎哦。一個170號段的手機電話,打了過來,恭喜你中大獎了。俺很生氣,於是把免提打開了,電視裏正在播放中國國歌。“大哥,你這是在裏約麼?”俺說,是的。於是騙子主動把電話掛了,隨後,收到該號的一條短信:打擾了,敬佩你不遠萬裏,為中國呐喊加油。

  試想,在騙子都那樣強烈愛國的時候,如果對重獎裏約奧運冠軍,提出質疑,一定會被千千萬萬的磚頭拍死。然而,今天,連最熱的G20也降溫了,離奧運閉幕也已二周了,乘機質疑一下重獎奧冠,相信不至於被愛國者拍傷。

  湖北黃石獎勵女子雙人10米台跳水冠軍的黃石健兒劉蕙瑕50萬元,黃石某地產公司贈予其一套132平方米的住房,價值約90萬元。在香港2484萬巨獎之後,類似重獎消息始終不斷,總之,奧運熱早已淡去,但重獎仍在持續。

  從國家體育總局到所在省、市、縣、鄉村等地方政府的多級獎勵,加上各類基金與企業的獎勵,且撇開純商業性廣告收入不算,有內人士估計,每位奧運冠軍獲得的獎勵或在500萬元以上,大約相當於中國城市工薪階層年收入的200倍。

  最缺的是技能

  這並非嫉妒冠軍的一夜暴富,而是這種單純物質重獎的弊端之首,就是造成了體育運動員群體的兩極分化,獲得世界或全國級的冠軍只是極少數,而千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絕大多數沒有奪冠,也不可能奪冠的運動員,退役後連生計都成問題,很難說這種奧運暴富的現象對中國體育事業其持續發展可釋放多少的正能量,畢竟每一名運動員,絕不能都指望奧運冠軍這口水,對冠軍的獎勵有多重,對非冠軍的運動員群體造成的失望就有多深。

  然則,即使對於獲得重獎的冠軍來說,除了個別進入名星級的頂端層的例外,還是那句老話,金錢並不是萬能的,錢總是會花完的。如舉重冠軍鄒春蘭淪為搓澡工等,退役奧運冠軍賣金牌,最終落得街頭賣藝,擺地推者多的是,媒體經常爆出生計艱難的舊冠軍的新聞。這是由於中國體教分離的這種體制原因造成的,大多數運動員普遍文化水平較差,故此,不論冠軍或非冠軍中國運動員,最缺的不是錢,而是謀生的技能、發展的才能。

  與大國崛起不標配

  而楊揚的例子又從一個更高的層面印證了這一點。冬奧冠軍楊揚,在運動員時期一直都在主動充電學習,並自費進入清華大學、美國猶他大學深造,終於成為國際級體育專才。後來作為國際奧委會委員的楊揚,幫助中國成功獲得冬奧會申辦權。這說明有了國際級體育專才,就可增強了中國體育的國際話語權,像此次裏約奧運中國田徑接力隊已進入決賽,還被美國擠掉的“悲劇”就不會發生,可惜中國這種專才太缺,這與大國崛起很不標配,也與中國缺乏主動培養國際專才的意識有關。

  這種純現金獎勵的文化反映的是想象力的缺乏。除了拿錢說事兒,還能做些什麼?既然國家缺少國際級的體育專才,運動員又普遍缺少技能,這種對冠軍的獎勵,為什麼不是獎勵其免費讀大學的機遇,或者出國深造的機會?當然,對於這種非金錢的創新獎勵,相信食肉者的智商高得多,會想出更多,前提是只要領導願意。

        路人甲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