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火爆,一些城市開始重啟「限購」措施,但這能起到多大的緩解作用,能從根本上化解樓市高燒不退的癥結嗎?人們都在尋找著答案。而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必須通過問題的表面看到其背後的推手,看看到底是誰在制造中國樓市的緊俏?
買房還有後來人
前幾年內地樓市出現寒潮,有關方面持續鼓勵農民工進城買房以維護樓市的平穩,現在看出結果了,現在的樓市已經不是如何解決去庫存問題的時候了,而是開始頭疼如何給樓市降溫了。8月份,中國房地產市場一改前幾個月房價漲勢放緩的局面,一、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幅全面擴大。根據統計局數據,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64個城市中,比上月漲幅擴大的城市有31個,漲幅在1%以上的城市有25個,最高漲幅為5.6%。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57個城市中,比上月漲幅擴大的城市有30個,漲幅在1%以上的城市有18個,最高漲幅為4.5%。
而從政策面看,樓市的買方還將擴容。9月19日,北京市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出臺。《意見》提出,將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並建立與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相適應的教育、衛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制度。至此,包括北京在內,30個省份陸續出臺各自的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均提出「取消戶口性質區分」。
土地供應緊俏是關鍵
漲,成了今年樓市的主題詞,搶房、搶地現象在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城市屢屢上演。那是誰制造了樓市的熱火上升?誰又制造了樓市的供不應求?
有人說是銀行,上半年新增貸款超過一半給了房貸,銀行上半年給地產開發商提供了10萬億元拿地。但是,真正的推手好像不是銀行,而是土地供應方。房價上漲的另一端是地價上漲,甚至出現麵粉比麵包還貴的現象。到底是地價推動房價,還是房價帶動地價,這是一個解不開的謎題。但現實是土地供應特別是一線城市土地供應在逐步下滑。
房地產價格過高不僅加大資產價格泡沫破滅風險,也促使資金過度流入房地產業,進一步惡化實體經濟投資不振的狀況。為了遏制房價的非理性上漲,不少城市選擇了重啟限購和限貸政策。有關統計顯示,近兩個月的時間里,有6個城市出臺了相關的限購限貸政策。但是這樣做其實對於穩定樓市作用非常有限,穩定樓市核心的是要對癥,就是要解決土地供應的問題。如深圳市一直就沒有解除限購和限貸,可一直也沒有阻擋住房價的飆升,2014年12月到今年上半年房價升幅更是一枝獨秀。
所以,要解決樓市虛火上升危及經濟平衡發展的問題,核心還需要政府層面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核心是土地供應的問題。這方面要有個長遠的規劃,穩定市場預期,讓樓市回復理性的軌道。
王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