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6

走出“三次产业”认识的误区

2016-11-02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杨振

  产业结构到底是什么,其经济学意义在哪里,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利用市场与政府之手来调整产业结构。

  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机器工业和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不过二百多年的历史。工业史虽短暂,但对工业发展的规律仍有许多探索,既细致考察了工业内部结构演变,也系统研究了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后发工业化国家还普遍依赖这些规律,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调整经济结构。

  在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一直以来是政府关注的指标,也是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数。但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地方政府对三次产业比重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普遍认为三产超过二产就是产业结构优化了,因而绞尽脑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轻视第二产业发展。甚至还有人认为我国已经到了去工业化的时点,应尽快将第三产业打造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主引擎。类似的错误认识亟待澄清,而先行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到底能否构成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基础,是需要认真反思的。

  经验性规律要受现实约束

  工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1931年,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了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将最终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如果按照这个规律进行工业结构调整,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最终会出现重化工业占据主导的格局,显然有悖于当今工业发展的特征。现在回过头来看,霍夫曼提出的不过是经验性规律:在那时,对当今世界产生影响的第三产业还未大规模兴起,影响更为深远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更是四年后才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提出。而后,克拉克才提出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配第和库兹涅茨等学者在这些认识基础上才进一步研究了不同产业的就业和收入变动情况。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三次产业的演进规律是说,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将经济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状态,推进到以第二产业为主,最终第三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这一规律也正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一是产业边界逐渐模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提供消费金融服务,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控制商品生产。随着产业边界消融,将这些企业归为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成为困境。二是产业范围不断扩大。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正不断形成,三次产业分类法越来越难描述产业范围不断扩大和产业目录不断增加的现实。

  由此来看,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黄金定律”是否成立,取决于认知能力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约束条件变了,定律也可能只是经验,无法预测未来。紧盯西方先行工业化国家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用西方经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容易出现认识误区从而影响政府决策。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认识误区

  三次产业超过二次产业通常表明产业结构优化,这是普遍的认识误区。尽管并没有一致的研究结论表明什么样的三次产业比例是适宜的,但对三次产业超越二次产业这一事实,有更多的学者和官员认同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了。当生产力发展到较高阶段,第一产业的产出相对较少且比重更趋稳定,这时二产和三产往往出现此消彼长的状态。若宏观经济正处于下行筑底周期,二产比重下降自然会使得三产比重“被动”上升,这时我们并不能说产业结构优化了。比如,今年上半年,以工业为主要支撑的辽宁省经济出现负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降幅扩大导致其三产比重超过二产,但并不能表明其产业结构优化了。

  三次产业将最终主导经济发展暗含着工业发展可以弱化,这也是常见的认识误区。2013年,我国经济结构首次出现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关于去工业化的建议和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判断不断出现,这种认识并不科学。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确实存在规律,从产值上来看三产超过二产也是趋势,但绝不能忽略三产为主的西方国家对工业以及产业链的控制能力。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掌控“微笑曲线”两端,仍依靠前沿核心技术和综合创新能力控制和治理全球产业链,将加工制造等环节转移的同时对工业控制能力却从未削弱。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回归制造业,迅速实现制造业产业链“高端重建”,而低端环节重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便是最好的例证。我国第三产业产值超过第二产业,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对工业的控制能力仍然较弱,创新能力依然有待提升。产值上来看工业开始落后于服务业,推断出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的论断事实上缺乏支撑,原因在于以产值来衡量产业结构并不能反映国家对全球工业体系的控制能力。

  政府可根据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对照当前产业结构现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这种认识也有偏差。产业结构演进着眼于长期动态而非短期静态,时点上的产业结构不能作为政府下一步政策的指南。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虽然反映了长期趋势,但并没有告诉我们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是什么。严格的产权保护制度、自由的要素流动体制、宽松的科技创新环境等等,都是先行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转换动力重要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形成的,当这些制度建立完善起来,产业结构向高级方向演进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提供动力机制,靠政府“看得见的手”、按照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规律按图索骥,以扭曲其他产业为代价发展第三产业,可能会“拔苗助长”,最终在没有工业控制能力的前提下导致产业空心化。这是需要警惕的。

  把握产业结构及其演进的核心

  产业结构到底是什么,其经济学意义在哪里,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利用市场与政府之手来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统计结果,反映了这段时期内区域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情况,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产业结构反映了地区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国家层面,产业结构反映国家的产业竞争能力;在区域层面,产业结构则反映区域产业竞争能力。但如果区域间市场一体化、要素能够自由流动,这时产业结构就不宜过分强调。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县区甚至乡镇也在强调优化产业结构,出现行政分割市场、实施地方保护、限制要素流动等措施,人为扭曲了产业结构。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结构自然有所不同。世界上并没有固定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有的只是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产业结构是统计出来的,而不是调整出来的。政府调整产业结构,不是用行政力量和财政补贴限制或鼓励某一产业,而是挖掘和培育比较优势、优化资源禀赋,这才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和政府调结构的政策着眼点。

  中观层面的产业由微观企业组成,产业结构演进的微观表现就是资源在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间流动,是企业在市场中的激烈竞争之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企业应该唱主角,在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上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又该如何让产业结构朝着更合理、更高级的方向演进呢?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绝非旁观者,可以通过设定更好的制度安排来降低市场犯错的概率,这也是后发国家优势所在。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所作出的任何制度调整,需要兼顾企业盈利的目标取向。如果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要求下,企业的利益受损,则企业会规避政府设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而选择隐性退出。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