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周700億 商業地產要洗牌 )
新政落地之后,與住宅領域的蕭條相比商業地產領域正在經歷著新一輪洗牌,大宗交易頻繁出現,老的資本撤出與新的買家進入成為了市場主旋律,不過譽翔安地產創始人王珂表示,目前整個國際商業地產領域有一種找不到“錨”的感覺。
并購風起
伴隨著房地產調控和人民幣貶值,商業地產在這一個月內可謂是風起云涌。10月26日,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宣布,與李嘉誠海外基金會將以200億元代價出售雙方共同持有的上海世紀匯廣場全部權益。隨后不久,長實又發出消息,此前一直計劃出售的香港中環中心獲得了357億港元報價,可能出售給中資機構。
10月28日,太古協議向LuckyMelody Ltd出售九龍灣商廈物業,現金代價65.28億元,太古地產有限公司預期錄得溢利約11.7億元。同日,萬科接手凱雷旗下的上海中區廣場,媒體披露最后價格為23.75億元。
正當市場對接連的交易應接不暇時,11月1日晚間,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公司擬以支付現金并承接債務的方式向王府井國際購買其持有的貝爾蒙特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權,本次交易支付的交易對價為人民幣53.73億元。貝爾蒙特目前旗下擁有賽特奧特萊斯、春天百貨等多個知名品牌。同日,云南城投宣布拿下銀泰旗下的8個項目,其中涉及大量的商業地產資源。
從10月26日到11月1日短短的一周內,商業地產大宗交易額近700億元,如此集中的情況在過去從未出現。
春天在哪
早在幾年前,萬科總裁拋出地產白銀時代的言論后,萬科就開始向商業地產進軍,先后在深圳、北京以及上海等地圍繞著自有住宅項目開始了商業地產的前期嘗試,開發了一系列項目。同時又委任老將丁長峰負責商業地產,同時成立了萬丈資本打造新的平臺。
今年以來萬科地產在商業地產領域的開疆拓土可謂頗引人注目,從130億元接手黑石旗下的印力集團,到拿下凱雷的上海中區廣場,萬科的商業地產正式走向了市場化,成為獨立的板塊運作。
不過正當商業地產醞釀著新一輪洗牌之時,外資撤出中方資本接手。因經營情況不理想,北京華堂商場十里堡店和百盛太陽宮店兩大百貨業零售于10月31日同日關閉,停止營業。據悉,在此前的兩年中,華堂商場也因為虧損問題相繼關閉了北京望京店、北苑店、西直門店、右安門店、大興店。以致北京華堂門店從9家減少至兩家,并未開設任何新店。
接盤俠登場
縱觀本輪商業地產集中出讓,大部分涉及外資和港資的撤出,從黑石、凱雷到長實、太古以及貝爾蒙特,而接手的包括萬科、王府井等內資企業以及金融企業,在長實出讓的中環中心中就涉及到越秀地產和中銀。
“在過去的幾年間,外資和港資通過強大的資本實力和運營經驗,掌握了一線城市的核心商業資源,包括了商場和寫字樓,隨著這些資本利益獲取達到了預期,中資企業開始成為接盤者。”王珂表示。
未來更多的中資房地產企業將接手商業、購物中心等物業,銀行保險公司將成為寫字樓的擁有者。近年來保險企業頻繁地在海內外購買商業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