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4

《茶館》“重張”加拿大 這碗香茗“大家拿”

2016-11-07
来源:北京青年報

  一部傳奇《茶館》、半部中國話劇史,半個多世紀后,傳奇仍在延續——當地時間11月2日、3日晚,已經演出了670多場的北京人藝經典大戲《茶館》,在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下又一次在北美開張,以全明星陣容登陸加拿大多倫多密西沙加演藝劇場。兩場演出,無論是文脈的連通還是內心的歸屬感,都被當地華人親切地說成“《茶館》回家(加)”。

  奉茶

  “我們不叫演藝圈,我們是北京人藝”

  去年起,《茶館》開啟了回訪巡演足跡的全球之旅,先是回到了當年中國話劇首次走出國門的德國,今年更是來到了30年前曾經到訪的加拿大。當年還是小字輩的楊立新也曾隨團訪演溫哥華,不過那時于是之、藍天野等人都還活躍于舞臺。他在劇中的角色并非秦二爺,而是一趕二,前飾賣耳挖勺的老頭,后飾京劇旦角。

  談及1986年的情形,楊立新回憶說:“那次是《茶館》環球旅行,我們是從香港出發,之后去了新加坡,后來又回到上海,從上海去的溫哥華,乘坐的還是上海到溫哥華航線的首航班機。在從廣州去香港時,我的行李還丟了,幸虧護照在兜里。那次在溫哥華的三場演出,外國觀眾很多,雖然沒有像1980年《茶館》去德國時采取同聲傳譯的方式,只是用了字幕翻譯,但現場效果非常好。”

  30年后,當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馮遠征、吳剛等人領銜的《茶館》來到多倫多時,聞聽消息的華人觀眾早早便奔走相告,兩場演出分別在當天下午就掛出了“票已售罄”的告示。

  在演出前,幾位主演還出席了當地媒體見面會,當復排藝術指導楊立新介紹這個版本其實就是《茶館》50多年前的樣式時,令當地媒體非常驚訝,一部話劇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審美傳承仍不失韻味,不能不說是傳奇。而面對當地媒體關于國內演藝圈負面及混亂的傳聞,馮遠征說:“我們不叫演藝圈,我們是北京人藝。”

  品茶

  “有種家鄉從未遠離我的幸福感”

  演出結束后,很多觀眾在劇場前廳搭建的《茶館》巡演足跡的展板前尋找著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演員的名字,他們說:“即使是無名小卒,也都是演技派。”更有觀眾開始互相詢問焦菊隱是誰,看過展板上的文字介紹后,他們紛紛對這位學貫中西的藝術家豎起大拇指。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幾年的李女士最遺憾的就是沒把女兒帶來:“我怕沒有字幕她會聽不懂,早知道有英文字幕,我一定會帶她來。”

  多倫多大學退休教授張女士,已經在多倫多生活了20多年,當晚讓子女開車一個多小時從市中心的家中冒雨趕來觀劇,走進劇場時還要拄拐杖,“我出門不是很方便的,但一定要來看《茶館》。我是山東人,但從小生活在北京,老舍先生筆下的風物就是我熟悉的北京。年輕時我看過《茶館》的劇本,很多臺詞都有種現代幽默,今天聽起來仍然很會心。能夠在國外看到北京人藝的演出覺得很親切,有種家鄉從未遠離我的幸福感。”

  回甘

  “與觀眾應該是文學甚至靈魂上的交流”

  兩場演出結束后,濮存昕還參加了由文化部外聯局主辦的“中華文化講堂”之“戲如人生——《茶館》的創作表演及中國舊社會的人生百態”的訪談式講座。活動中,濮存昕與多倫多大學戲劇系主任安琪·布德博士展開對話。父親早年間便從事《茶館》的德語版翻譯,布德本人又曾在中戲學習,兩代人與中國戲劇的淵源頗深。

  在問到目前這個已經演出了300多場的版本是否面臨傳承時,濮存昕回答道:“1992年前輩《茶館》謝幕演出時,我在其中跑茶客,那一場老藝術家的表演仿佛已經登峰造極了,后來1999年我們接班,作家黃宗江看了我們的演出后只說了句‘不容易’,可見當時我們的表演還僅僅是一個初級階段,但年輕人接班是遲早的事。”

  而關于原創與經典之爭,濮存昕稱:“當原創難有精品時,大量地演經典是一條路,希望10年后這種講故事的話劇仍能有年輕觀眾被吸引。人藝要做的是維持文學劇院的品質不能降低,與觀眾應該是文學甚至靈魂上的交流,戲劇的終極目的是可看、可賞、可品,何時看戲對人而言能如吃飯般饑渴,才真正做到了品味戲劇的人生。”(文/郭佳自多倫多報道 北京青年報記者 攝影/李春光)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