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路志正
路志正花費了近三十年的時間,編著了《中醫濕病證治學》。路老總結:濕非一病、百病兼之。
比如說風濕性關節炎、濕疹、包括某些頭痛、眩暈、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暑、帶下、痛風、泄瀉、中風、高血壓等等都與濕邪有關。
濕邪是現代人健康的一大克星,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凶。只要濕邪少了,那些所謂的現代病就會離我們遠了,惡性腫瘤、慢性疾病也會失去溫床。
一般來說,胖大舌、齒痕舌、舌體有裂紋都是濕多的表現。
濕邪也有地域差異:
南方、沿海地區多以外濕為主,而北方內濕相關。
濕氣重:痛、臭、瀉、堵
國醫大師教你對症祛濕
濕邪的表現多種多樣,大家可以對應症狀選擇適合自己的去濕良方。
濕邪停駐腎府腎著腰疼
人一上了歲數,都會出現腰疼的症狀,有的說“我年輕的時候受過傷”,有的說“我腎虛!”。其實您的腰疼並不是腰椎損傷,也不是腎虛,而是腎著腰疼。
何為“腎著”呢?腎著說白了就是停留在腰部的濕邪,這裏說的腎只是腎髒的反射區,並不是腎病。
重:猶如腰間纏繞五千銅錢般沉重。
困:轉側不利,長時間不動則病情加重。
酸:並非運動後的肌肉酸脹,活動後症狀減輕。
涼:腰間冒涼氣,熱敷後症狀減輕。
宣木瓜10克代茶飲。
濕邪停駐嘴巴口臭、口中痰多、異
濕氣表現在嘴巴裏面就是痰,這痰不是呼吸道上來的。
輕的:口腔中的粘膩不爽的感覺,口角拉粘。
重的:吐出的所有和痰一樣的粘稠物,都叫做痰。
比如一部分的腦部疾病,或者癲癇的患者。發作時,口中吐出粘稠粘液。腦中風發作時,喉中痰鳴如拉鋸。
原料:茵陳蒿30克,紅棗10枚。
制法:
將紅棗掰碎,與茵陳共入鍋中,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1~2次食棗、喝湯。
濕邪停駐在脾腹瀉、便秘
濕邪在脾的表現可以為腹瀉,也可以為便秘。
非感染性腹瀉多半是濕邪引起的,對於濕邪在脾引起的腹瀉,治療時要健脾補氣、滲濕止瀉,中醫古方裏就有一種專門針對這種情況的方藥參苓白術散。
普通人若脾有濕邪,可在藥店裏買參苓白術丸,用煮棗的熱水送服。
此外,茯苓和白術都是參苓白術散裏的中藥,一個健脾,一個祛濕,二者煮水或泡茶喝也有健脾止瀉的作用。
【材料】茯苓10克,炒白術10克。
【做法】將二者清洗幹淨後,一起煮水。
【用法】代茶飲。
【功效】健脾祛濕,止瀉。
如果濕邪在脾的表現為便秘:大便粘滯不爽,欲便不盡,質地不幹,排便時間長,許多達半小時以上。
材料
炒萊菔5兩,豆腐皮5兩,川貝母3錢,冰糖2兩半,白糖2兩半,白果仁3錢。
制法
將萊菔子、豆腐皮、川貝母、白果仁4味用砂鍋焙幹,為細面,過絹羅,再將冰糖研細同白糖入藥拌勻。
用量
每服2錢,早晚開水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