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慳,為去旅行。」攜程(Ctrip, NASDAQ:CTRP)藍底白字的燈箱廣告近期「佔領」全港各個港鐵站。聖誕節、公曆新年、春節三大節日漸次將至,港人再將迎來出遊高峰。作為中資企業的Ctrip不僅slogan很「接地氣」,在timing上亦做足功夫,豪擲巨款買下MTR車站廣告推廣自家App,為贏得港人芳心可謂頗費了一番苦心。
攜程登港7年首賣地鐵廣告
自從去年合併掉內地第二大OTA(Online Travel Agency)去哪兒網之後,Ctrip的內地市場份額已逾七成,加之更入股競爭對手藝龍、途牛等公司,內地OTA老大的交椅Ctrip已經穩坐無虞。與此同時,Ctrip的國際化步伐也在進一步加快。2014年Ctrip投資北美旅遊網站ToursForFun,今年11月先是以14億英鎊巨資收購了英國旅遊搜索公司Skyscanner,12月又與德國漢莎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合作推出機票產品,進軍國際市場野心明顯。
近年來中資企業財力豐沛,資本出國「買買買」早已不算新聞。然而,不少內地大公司並不熟悉海外當地市場,自己「落手落腳」本土化、學習在地文化風俗、推出符合當地消費習慣的產品往往非其所長,國際化步伐通常止步於海外併購,難有進一步發揮。
Ctrip亦難免俗。從2010年2月購入永安旅遊90%股份算起,Ctrip進入香港旅遊市場已經接近7年,惟本地化動作一直不大。直到2015年Ctrip才在香港設立旅遊服務中心,並開始和旅發局聯手推出針對內地自由行旅客的「攜程精選行程」。今年11月,Ctrip又和香港機場發布合作項目「經港飛一票通」,提供香港機場往來珠三角城市的無縫車船接駁服務。Ctrip雖然步伐加快,卻更多是方便內地旅客來港,真正費心思買下地鐵廣告吸引本港消費者亦屬首次。
以港作試水地或成趨勢
中資企業「走出去」進軍國際市場,收購海外公司自然是最直接、最便利的方法。但是收購之後如何同在地市場磨合,實現本土化,避免「水土不服」,依然考驗大企業自身功力。香港本身是國際化大都會,消費能力和市民質素都可比肩歐美國家,文化習俗又與內地相近。內地大企業海外本土化進程,以香港作為跳板和試水之地,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趨勢。
劉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