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港錄5943種海洋生物占全國四分一

2016-12-30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网訊】實習記者上官瑾沅報道:香港自開埠以來,由一個傳統漁村發展為現今國際知名的繁華海港,據香港大學昨公布一項研究,原來在「石屎森林」背后,竟錄得5943種海洋生物,占全中國約26%的海洋物種,香港的海洋面積僅占中國約0.03%。
 
    據稱,香港自1940年起已有海洋生物研究,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發起全港首次海洋生態物種的資訊調查,花費1年半時間研究,錄得香港擁有5943種海洋生物,估計實際物種數目超過6500種。此外,香港的海洋面積雖僅占中國的約0.03%,卻錄得全國約26%的海洋物種,香港在海洋生物多樣性層面,稱得上「富可敵國」。
 
    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總監韋念時教授昨指出,想要保護和保育海洋物種的多樣性,了解海洋環境中的物種數量是必須的,研究所也將會與鄰近地區的合作夥伴繼續探索這一帶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港大促擴海洋保護區
 
    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吳潘東博士表示,在研究開展之前已知香港擁有極其豐富的海洋物種,只是想不到數目如此驚人。例如,香港的石珊瑚品種達84種,多於加勒比海,紅樹品種共計8種,亦多於整個東非。此外,本港亦有好幾組海洋生物占南中國海超過三成的物種。更有以香港命名的海洋物種,如香港石磺、香港巨牡蠣和香港紅斑。
 
    香港海洋物種數量雖然甚豐,卻只有少於2%的海域被劃分為保護區,跟陸上保育的規模40%形成鮮明對比,情况令人擔憂。港大研究團隊敦促政府至2020年前,盡快將本港海洋保護區的面積提高至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定下的全球目標10%。
 
    團隊續指,香港缺少一個完整海洋物種儲存庫,如一座自然歷史博物館或生物多樣性中心,對本地海洋物種數據進行核實、管理、分析及發布;香港早前剛公布首份《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是一個讓香港趕上其他地區的契機。
 
    團隊已將現有海洋物種數據庫發展成一個信息系統,合作成立了亞洲第一個地區資料庫,名為《香港海洋物種名冊》,此資料庫亦為全球最大網上海洋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轄下的10個地區資料庫之一。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