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老人在香港天水围北一个公共屋邨的社区活动中心玩牌(4月19日摄)。
人们在香港天水围北一个公共屋邨社区内休闲(4月19日摄)。
“1997年香港回归那天,下了一场大雨。回归之後的天水围如雨後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55岁的天水围居民陈志展对这片土地情有独锺,说起天水围周边的丫髻山、龙园、湿地公园,他如数家珍。
新华社记者近日三次走进天水围,搭轻铁、进街市,采访扎根当地20馀年的区议员,入户访问当地老住户,亲身感受天水围的生活质感。作为香港第三代新市镇,天水围曲折的发展路径和其回归以来20年的变迁很有代表性。
家住天水围:从“悲情”到“温情”
这是6月6日拍摄的香港天水围公共屋邨。
这是位于天水围的香港湿地公园和身后的天水围公共屋邨(5月22日摄)。
在香港新界天水围,市民搭乘天水围环线轻轨出行(2016年5月31日摄)。
人口规模达30万的天水围,地处香港新界的西北角,与深圳隔後海湾相望。从港岛中环闹市搭车到天水围,约需大半小时的车程。
1992年11月搬到天水围的李月民,是天水围的第一批居民。据他介绍,1992年之前的天水围是一片鱼塘,後政府决定在这里发展新市镇,当时还找了电影明星做代言,在电视中做广告,鼓励市民搬到这里来住。天水围新市镇分南、北两部分,1992年至1996年,天水围南发展起来,不少私人屋苑建成,而天水围北主要在1997年回归後发展,特区政府因应房屋规划在天水围北兴建大量公屋(类似内地的廉租房)。
2000年1月,李月民当选区议员,从此连任至今。大到修路建图书馆,小到帮居民解决漏水问题,他都亲自过问。他回忆说,1997年7月回归之後,政府提出“八万五建屋计划”,即每年供应不少於85000个住宅单位,冀十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从6年半缩短到3年。这样一来,天水围的公屋确如陈志展所言“如雨後春笋般”成长起来,大量低收入的基层居民和来自内地的新移民搬入天水围新建的公屋。
香港著名的社会学专家周永新,曾多次到天水围做社会调查,他关注到天水围中产阶级和中下阶层人口严重失衡的问题。2004年4月,天水围发生伦常惨剧,夫妻和两名女儿都在事件中死去。周永新受命作为调查小组成员进入天水围,由此对天水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并提出了包括立刻停止将公屋居民再配置到天水围、将外来经济活动及客流引入天水围等中肯的建议。政策性的改变,令天水围逐渐扭转了“悲情”的形象。
“以前天水围没有巴士、没有公园、没有体育馆和图书馆,2008年之後,政府大力支持天水围兴建各种公共设施,如今这些都有了。可以这么说,只要跟政府申请,天水围要的政府只要能给的一般都给了。”李月民说。
陈志棠向记者展示他的太极拳服装(5月24日摄)。
陈志棠夫妇向记者展示当年的结婚照片(5月24日摄)。
在天水围南最早一批入住楼宇嘉湖山庄,记者走进73岁的退休司机陈志棠的家。他20年前从荃湾搬到天水围,如今已是儿孙满堂,一个儿子也在天水围买房安家。“20年前,天水围一无所有,现如今变成居民的安乐窝,这是否极泰来,我和我的一大家子都在这里,我是不打算再搬出去了。”精神矍铄的陈志棠说。从他家的窗口望出去,能看到丫髻山和新建的小学校。如今陈志棠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去龙园打太极,大家以拳会友,其乐融融。
邻里间的嘘寒问暖,在香港其他地方少见,天水围的居民却司空见惯。陈志展是陈志棠的太极拳师傅,在天水围长大,他跟记者交谈的语气中,全是对这片土地的锺情。“天水围是宝地,位处元朗的盆地,宋朝有个很有影响力的邓氏家族,他们把祖先的遗骨从江西迁到这里来,就埋在天水围的丫髻山,因为这里风水好。”
在陈志展的眼中,天水围是乐享之地,“为什么说这里‘悲情’?回归後香港社会各阶层、弱势群体还有内地的新移民都搬到这个新市镇,最初的几年产生一些社会问题,被媒体夸大描写,其实社会问题并非天水围独有。”
李月民说,天水围现如今堪称宜居之地,“交通设施全面,房价便宜,环境相宜,反倒吸引了更多人进来,人口超过30万,成为香港居住人口最多的新市镇。如今住在天水围的居民,日日感知著她的“温情”。全港唯一、世界著名的湿地公园坐落在天水围,成为这里的“氧气吧”,日月星辰,温润著天水围的一切。
在香港新界天水围医院,医护人员进行急诊服务演练(3月6日摄)。
导演许鞍华眼中“天水围的日与夜”
记者最初知晓并了解天水围,是通过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随著这部电影的成功,“天水围”也一举闻名天下知。
今年70岁的许鞍华对记者说,2004年为了拍出天水围的生活质感,她跑了50多趟天水围,而且都是乘坐公共交通。这部几乎没有多少情节的电影,以很多生活化的长镜头,真实、细腻地体察基层百姓生活的人情冷暖,公映後在观众中引发强烈反响。连远在内地和海外的观众,也知道了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天水围”。
2009年,许鞍华凭藉《天水围的日与夜》获得了第二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她在得奖後的一次分享会上说,当年她在天水围选景时,为了找到生活中最真实的感觉,她让在天水围的一位社工,帮她寻找一户与剧中主人公贵姐和儿子境况相仿的单亲家庭,这位社工还真找到了,结果剧组就在她家里拍了三天,家中的家具和摆设基本保持原样,这些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细节,为许鞍华纪实风格的文艺电影奠定了基调。
作为这部电影的背景,天水围丛林式的高楼、街道和街市、以及透过阳台晾衣架看到的万家灯火,将天水围百姓生活的千姿百态和人情冷暖,於不动声色中描摹得淋漓尽致。正如香港知名作家也斯所说:这部电影不追求情节的高潮叠起,相反非常平淡,“我们只跟随类似日常生活的细节在寻常行径中寻找意义。”
许鞍华坦言,她自拍完《天水围的日与夜》和《天水围的夜与雾》之後,再也没去过天水围。但记者告诉她,现在的天水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过往不可同日而语,并邀请她择日和记者重走天水围,她欣然答应。
天水围是香港新市镇的代表
记者在清晨的天水围地铁站看到,从各个方向急匆匆赶路的上班族在地铁站汇成一股洪流。在傍晚的街市中,也可看到下班回来的人购买各种菜蔬和食品。在这些早出晚归的上班族中,可以看到很多年轻的面孔,他们为这座新市镇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27岁的张国栋,十几年前随母亲从深圳通过申请“单程证”与父亲在港团聚,他们一家子就住在天水围北的公共屋恏——天 恏。
张国栋说,之前,天水围相对於其他地区发展得较慢,发生几宗不好的事情,就被人标签为“悲情”。“其实现在这里环境舒服,物价便宜,公屋的租金只要两千多元,负担轻了,人们自然愿意在这里生儿育女。”
天水围是香港第三代新市镇,其在香港新市镇的发展中狻具代表性。香港从1973年起在新界大规模发展新市镇(早期称卫星城市),以应付香港人口增长,并藉以分散市区人口,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现时的新市镇包括:荃湾、沙田、屯门、大埔、元朗、粉岭、上水、将军澳、天水围、北大屿山和东涌。这些新市镇整体规划人口约为400万人,现时约有300万人在这些已经发展起来的新市镇内居住。
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结果,香港人口在2016年6月底为733.7万人,其中常住居民711.7万人,流动居民约22万人。而随著新市镇的发展,新界不少较为偏远的区域,如元朗、离岛、西贡等区,过去10年人口显著增加。在这些增加的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
记者在天水围街头一家房屋仲介的门店门口,遇到自幼生长在天水围的年轻人陈先生,他说近年来买房的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多数在港岛上班,因为这里的房价相对较低,且交通方便,有西铁线和多条直达港岛的巴士。还有一些人是因为父母住在这里,自己有了孩子以後,三代人相互都有个照应。他本人则喜欢天水围的环境,觉得在这里生活已经很习惯了,父母也是老住户,有很强的归属感。
李月民说,以前天水围没有名校,经过争取,政府几年前安排了一些优质学校入驻天水围,令不少中产回流,“留住中产,提供好的教育资源很重要。”如今的天水围人丁兴旺,小区的花园里随处可见老、中、青、幼几代人共处,其乐融融。(新华社记者胡创伟、闵捷、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