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成功邀請到一眾政界、商界、學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大灣區的未來發展。記者蔡啓文攝
廣東省副省長袁寶成表示,在國家的支持下,相信年輕人在大灣區這個平台上一定會大有作為,相信大灣區會成為國家最強的科技創新區之一。記者蔡啓文攝
馬化騰認為,灣區內的城市在文化方面存在隔離,灣區內的年輕人未必互相熟絡,希望港澳與珠三角的年輕人加強相互了解。記者蔡啓文攝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鄭珊珊、實習記者李卓成報道:騰訊股價氣勢如虹,馬化騰的個人魅力於昨日騰訊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中亦得到充分展示。馬化騰成功邀請到一眾政界、商界、學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大灣區的未來發展。
現時,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灣區內不同地區各自資源優勢,例如在深圳進行研發后,在珠三角地區制造新型的硬件及設備,香港可以為其提供融資方面的便利。在大灣區發迹的企業星光熠熠,騰訊2004年於香港上市,13年間騰訊的股價一路水漲船高,在港股市場成為當之無愧的龍頭股,今年更入選「十大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公司」。
大灣區擁制造與物流優勢
除了科技企業,制造業與物流業的龐大王國也坐落於粵港澳大灣區。典型的服務業創新代表就是順豐。順豐最初的業務就是在香港和順德之間,現已成為全國投遞速度最快、服務較有口碑的快遞公司。家電制造商格力的基地坐落於珠海,其產品在市面上一直擁有相當口碑。這些公司都是發迹於大灣區,難怪馬化騰認為,大灣區擁有制造與物流的優勢。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覆蓋珠三角沿海11個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3萬億美元,經濟規模相當於韓國。粵港澳大灣區要成功發展為世界級城市群,必須建基於暢通無阻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廣東省副省長袁寶成表示,在國家的支持下,相信年輕人在大灣區這個平台上一定會大有作為,相信大灣區會成為國家最強的科技創新區之一。大灣區發達的教育、服務和資源優勢會為企業提供一條龍的創新資源。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表示,藉着「一帶一路」的春風,大灣區建設可以促進區內協同效應,加快通關手續,鞏固灣區內經濟。
期望粵港澳年輕人加強了解
展望未來,馬化騰用「一鍋湯」來比喻粵港澳大灣區,湯料都已經準備好。不過灣區內的城市在文化方面存在隔離,灣區內的年輕人未必互相熟絡,港澳的年輕人有可能不理解大灣區的概念,希望港澳與珠三角的年輕人加強互相了解。馬化騰坦言,大灣區留住人才需要政策的扶持,令海外人才在大灣區能享受更多個稅補助。
指順豐管理輸騰訊 王偉欲師馬化騰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鄭珊珊報道:現時總部設立於深圳的順豐和騰訊(700),一個為「A股新貴」,上市僅四個月,市值2000萬元;另一個為「港股股王」,市值兩萬億元。兩個香港人,同樣在大灣區發迹,都是1971年出生。同一個論壇上,王衛表示需要向馬化騰學習。
昨日,一向低調的王衛在「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坦言,兩間企業細微的差別在短期內作用并不明顯,但隨着時間的增長,效應會被不斷放大,影響也越來越明顯,這是始於管理層理念上的偏差,10年時間就會拖累企業難以更上一層樓。
王衛眼里這個達不到的高度,就是馬化騰驚人的社交手腕。從昨日出席騰訊承辦論壇,嘉賓的名單,就可以一探究竟:董明珠、王衛、陳茂波、梁維特,馬化騰的人脈幾乎遍布商界、政界。從10年前,馬化騰在運營QQ之外,還與現時大灣區版圖內的其他企業進行積極聯絡,互通有無,打通了企業運營的外部環境。王衛承認,自己過去過分專注於自己擅長的細分領域,忽視了開放與合作的重要性。這種理念的差別,反映在兩間企業的市值上就是10倍的差距。不懂互通互聯、故步自封的企業老闆最終只會將企業帶向邊緣化。
順豐上月與阿里翻臉
王衛這話說得特別有哲理,一來,這番話是對昨日論壇最好的呼應,提醒香港與深圳都不能故步自封;二來也是對自己企業的一個反省與檢討,看來,順豐跟着會有大動作。本月初,順豐與阿里巴巴「翻臉」,引發外界普遍關注。兩家企業因數據交換問題互不相讓,阿里巴巴擁有的數據平台「菜鳥網絡」和順豐,最終切斷數據接口。淘寶平台連續數日,查看不到順豐物流的線上資訊。
【特稿】大灣區「硬幣」的另一面
大灣區發展勢在必行,大灣區機遇無限是老生常談,但大灣區的限制和挑戰則較少人提及。每枚硬幣都有兩面,大灣區的發展也有其限制,這點值得我們在談發展的同時也要考慮在內。
大灣區匯集了粵港澳三地優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深圳被譽中國「硅谷」,創新的思維為科技帶來突破;廣東擁有密集的工廠,將創意變成實質產品。
如此優勢吸引中國內地大品牌進駐,各行業都想要分一杯檇。話雖如此,某些工業或難以在地域內發揮。工廠不能只看到大灣區的便利,需考慮按市場及經濟策略,讓工廠自然流動,適當時要走出行政區,向下一個目的地前進,否則就是只留在安逸圈,反而是被大灣區所限制。因此,廠不能只設在一個地方,大灣區只是公司宏大藍圖的其中一步。
大灣區的另一個限制在於三地民生未必直接受惠。粵港澳三地相鄰,卻有邊界的限制,進出須過關,人流、物流、資金流都未能最順暢地運轉。理大教授林垂宙在論壇上倡議取消粵港關口,場內一陣歡呼,但三地居民的想法又是否與場內的賓客一樣呢?
大家都想把大灣區這塊蛋糕做得更大更美味,方法不外於溝通和合作,粵港澳三地還有很多合作的空間,企業間要尋求夥伴而非對手,政府間要代表市民尋求共識,大學間要促進互相交流。
大灣區的發展潜力不可忽視,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更加把握獨有的優勢,協調兩岸三地,讓全世界知道,中國的科研不再只是簡單地抄襲外國產品,而是可以像當年的德國制造一樣「先抄后超」,生產出領先全世界的新產品。實習記者李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