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藝人北上搵食 片酬翻N倍 內地拍片一年等同在港撈數年

2017-08-12
来源:香港商报

  

  電視撈飯的年代,電視廣播(TVB)(511)幾乎就是港劇的代名詞,但近年香港經濟發展呆滯,以及越來越多人轉睇互聯網視頻,TVB的廣告收入大減,業績每況愈下。2016年TVB只錄得5億元的營收,利潤更是虧損428萬元,為27年來首次虧損。電視台賺不到錢,員工的荷包自然就更薄,不少藝人轉而北上搵食,劇酬翻N倍。 香港商報記者 潘晶

  內地影視行業近年發展迅猛,各路資金雲集,流入影視業,大片佳片不斷。相較於香港,內地支付給演員開的片酬,簡直是天價。良禽擇木而棲,對比起本港薪酬低、工時長,演員集體出走北上撈金,自然無可厚非。

  片酬暴漲 機遇也多

  第一批出走的演員早已賺得荷包滿滿,如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成名的羅嘉良。2003年離開無後,他一口氣在內地接了3部電視劇,每部電視劇都以30集計算,每集片酬8萬元(人民幣,下同),輕輕鬆鬆就賺了700多萬元。其後他的片酬更是攀升到了每集10萬元,僅是剛剛北上那幾年就賺了幾千萬元。對比起在TVB時期,他的片酬漲了1倍有餘。

  上述價錢已經是14年前的價錢,近幾年北上的演員,片酬又翻了幾倍。以鄭嘉穎為例,雖然在北上之前,他早已憑藉多部膾炙人口的電視劇成為無的一線男演員,但因為合約問題,他在TVB的片酬只有區區的6000元1集。憑藉響亮的名聲,初到內地拍戲,他的身價就已達8萬元1集,身價翻幾十倍。

  其後隨他在內地站穩腳跟,片酬更是漲至25萬元1集,片酬漲幅高達40多倍。而香港女藝人中,身價最高的是蔡少芬,憑藉《甄嬛傳》爆紅的她在內地的身價高達20萬元1集。佘詩曼身價也相若,在內地拍3部戲的片酬就等於她在TVB拍足10年的酬勞。胡杏兒獲封視后之後,原本在TVB只有1.2萬元1集,到內地則可拿18萬元。

  港星北上,不只是為了錢,也是為了機遇。無在香港一台獨大,幾乎包攬所有影視資源,即使獲得無力捧,一年下來播出的劇集也相當有限,許多演員一年都不知能與觀眾「見幾次面」,而內地單是星級衛視就有30多個,每年的電視劇產量多達400至500部。2012年中國內地電視劇產量已達1.7萬集,居世界首位,而中國內地市場有超過10億人的收視群體,資金充裕,市場巨大,機遇自然也多。

  上述演員都是在香港打好基礎再北上,而在香港市場難以突圍而轉戰內地的演員,就以劉愷威最為典型及最為成功。雖然出生於演藝世家,但他在TVB「跑龍套」足足11年。轉移陣地的他拍戲一部接一部,目前已晉升「內地四大小生」之一,身價在每集40萬至70萬元左右。2014年,他以5500萬港元的年收入躋身中文版《福布斯》「2014年中國名人榜單」收入排名的第15位。要知道即使在TVB打拼成「一哥」,合約內的固定年薪也只有50萬港元左右。5500萬港元的收入,在TVB要拍足100年。

  內地資金雄厚

  中國國務院早在2009年就已經通過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將文化產業列入國家戰略性產業,有了政策指導,國內熱錢自然就不斷往影視行業流入。據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數據,內地電視劇的交易金額從2008年的52億元已經增長到2012年的98億元左右,而交易金額的增長主因是劇集播放時間拉長和單價上升。內地劇組擁有如此龐大的資金,自然不會虧待藝人;加上北上發展的藝人大多已經在華語影視市場有一定知名度,因此劇組一般都對香港藝人十分大方。巨大的市場在前,待遇又如此優厚,難怪TVB演員集體北上的旋風擋也擋不住。

  拆局解碼

  借助香港經驗放眼國際

  除了演員輸出外,本港影視團隊的其他角色,如導演、攝影、化妝、道具等都有逐漸往內地發展的趨勢。雖然手握巨額資金,但內地無論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等的製作流程都不算成熟,各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量都很大。

  面對香港日益萎縮的影視市場,影視團隊自然選擇北上尋找新定位,而專業的人才也受到內地市場的歡迎,如在科技特效方面,2004年的電影《功夫》,其中就有香港特技的輸出,這些特技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視覺效果,增加了觀賞性,也為電影票房增添了競爭力。

  同時,香港電影在海外發行上也有成熟的模式和體系。雖然內地電視劇產量多,但是海外銷售量一直都在低處徘徊。2011年中國內地電視劇出口額僅在1億元左右。另一方面,香港電視劇在其黃金時期,就已經歷過一輪出口的高潮期,有豐富的營銷創意和運營人才儲備。

  要知道海外市場是一塊很大的蛋糕,如果能夠在海外營銷上做出成績,劇集的收益將會更加可觀。如果內地製片機構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將眼光放遠國際,向香港學習海外出口方面的經驗,相信內地電視劇市場還會迎來更大的發展。 潘晶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