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紅籌股休矣?

2017-08-25
来源:香港商报

  恒指公司上周宣布,明年開始為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下稱:H指)納入紅籌及民企股。坊間一般認為,此舉單純旨在提振H股,但更深層的意義,是今後香港資本市場,如何看待紅籌、國企和民企的地位。

  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除了近年迅速冒起的民企,還包括國企(即H股)以及透過成立「窗口公司」的紅籌股。內地企業以多種形式在港掛牌,的確使投資者眼花繚亂。

  紅籌股在港的設立,具其歷史背景。香港回歸前,內地正值改革開放初期,資本市場尚未開放,內地央企為了讓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市場,主要是透過在香港成立「窗口公司」,又或者借殼香港公司上市。上述方式,是坊間在九十年代所謂的「染紅概念」。

  紅籌北控超購勁

  大型H股尚未上市的年代,紅籌股大受投資者歡迎,包括北京控股(392)、上海實業(363)及中信股份(267)的前身中信泰富。其中北京控股在1997年上市招股時,曾錄得1275倍超額認購,凍結資金2149億元!

  昔日紅籌股備受投資者追捧,不僅在於內地概念,更在於紅籌股的集資限制,遠較H股為少。2000年4月,內地政府頒布《上市公司向社會公開募集股份暫行辦法》,放寬H股公司的融資渠道後,紅籌股的優勢已漸漸失去。隨四大內銀,包括工行(1398)、中行(3988)、建行(939)及農行(1288)相繼上市,投資者對中資企業的投資焦點,更轉移至H股身上。

  過往內地市場處於半封閉的狀態,促使了紅籌股的成功。但時移世易,2014年「滬港通」開通及2016年「深港通」開通後,境外投資者更可透過上述兩個渠道,直接參與內地市場的投資。

  面對上述背景,今天紅籌、民企及H股之間的鴻溝,勢將逐步消失;紅籌股的歷史任務,或會在未來5至10年步向終結。可以說,紅籌股可休矣!

  阿歷士

  (逢周五見報)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