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本地住屋剛需強 多元增供乃王道

2017-09-06
来源:香港商報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月將發表上任后首份施政報告,她昨天表示籌備工作已如火如荼,并透露房屋將是非常重要一環,當中會交代香港未來的房屋政策,以及有什麼具體措施等等,可望緩解市民的置業安居訴求。

  增加供應,無疑是解決香港房屋問題的主流共識。事實上,當局過去經已推出多輪需求管理措施,有效遏制了市場上的炒賣及外來需求,目前樓市很大程度已回歸本地需求主導。惟即使如此,單靠本地需求帶動亦夠撐高樓市,近期新盤銷情強勁便是明證,不少甫一開售都被搶購一空,當中絕大多數買家便為自住人士。今年以來,累售的一手單位就高近1.35萬伙,涉資多達1700億元,金額相當於去年全年的九成,充分反映用家市場需求的火爆。縱然「加辣」是「沒有最辣,只有更辣」,但為了更好滿足本地剛性需求,多元增加供應實乃治本的王道辦法。

  眾所周知,增加供應往往知易行難,動輒都會遇上反對聲音。最新例子,乃政府在西貢和屯門物色了多幅土地改劃建屋,惟在兩區均同樣遭到區議會的反對,理由包括擔心新項目會阻礙景觀和加重交通及社區負荷等等。類似「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yard),無疑廣泛植根於香港各區。毫無疑問,社會是理論上支持增加供應的,但到了實際層面,一旦牽涉利益冲突就會出現阻力。究竟如何處理相關矛盾?似乎一直議而無決。發展與保育之間的對立亦然,盲目發展絕對是不合時宜的思維,兩者之間肯定須要尋求適當平衡;可是,香港既已透過立法方式重點保育,例如制訂了《保護海港條例》和《郊野公園條例》等,那麼,在維港以外及郊野公園邊陲開發土地,又是否完全不可行呢?

  除了增加土地供應,增加房屋供應的方法還包括善用及活化現有房屋資源。由林鄭月娥在競選政綱提出,容許未補地價的居屋業主把單位在市場放租,到運房局局長陳帆牽頭的「良心浻房」同屋共住計劃,即讓有需要人士以低廉租金入住相關過渡性房屋,等等,都可望紓緩市民迫切的居住需要。當然,凡此種種,明顯非屬上策,居住環境未必是最理想的,也不涉及整體住屋面積的净增加;不過,開發土地的工作既是舉步維艱,而剛性需求又確實存在,且愈滾愈大,以上誠乃取舍權衡后無辦法之中的辦法。不然的話,又哪來供應去滿足需求呢?

  今天,剛組成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將召開首次會議,標誌着這場土地供應「大辯論」正式掀開序幕。的確,要解決香港房屋問題,王道辦法乃增加供應,否則根本無法好好回應需求,尤其是本地的剛性需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成立,正正是瞄準了問題核心所在,而以專家主導的討論下,相信各界可以理性務實地以事論事,繼而有效凝聚社會共識。期待專家小組能夠早日完成報告及提交建議,也期待林鄭月娥在她的施政報告中帶來好消息。說到底,住屋問題積累至今,許多市民已怨聲連連,愈住愈貴、愈住愈細的問題實不能夠繼續惡化下去了!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