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生
今年,關於香港小姐的爭議不少,其中之一,就是港姐究竟怎樣產生,冠亞季軍如何定奪,甚至所有評委應否「一人一票」而非有人竟然「一人兩票」,以及應否由全港市民「一人一票」普選選出。雖然港姐競選只是一個娛樂節目,但其選舉辦法也可借鑒政治上的選舉;今次爭議,誠已提升為香港人的一堂選舉課。
一人一票未必票值均等
「一人一票」是否必然?答案可能是肯定的。然而,「一人一票」是否等同每人「票值均等」?答案卻不一定。
最簡單的例子,莫如美國的「選舉人票制度」。在去年的總統選舉,希拉莉總得票較特朗普多近300萬票——若「一人一票」兼且「票值均等」,那麼得勝者毫無疑問是希拉莉了,類似情况,亦見諸2000年戈爾對布什的對決。可是,選舉人票制度雖是「一人一票」,卻「票值不均等」,就出現「少數贏多數」的局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打個譬喻,一間學校有十個班,選舉時以班為單位,每班有一票;可是,每班人數不同,有的10人、有的20人,每個人所持有的票值就不同了。在美國,選舉人票的概念就是以州份為單位,所以「一人一票」不等於每人「票值均等」。
其實,在香港,立法會的地區直選亦有同類情况。基於全港五個選區人口不一,因而各區的代表議席各异,以致在「一人一票」下不同地區的選民也非「票值均等」。就以去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為例,九龍西「最后一席」的游蕙禎只消得票2萬,已順利當選(后因宣誓無效而被取消議員資格);反觀在新界東,「最后一席」的梁國雄則獲3.5萬票,即使方國珊得票3.4萬、范國威得票3.1萬、鄧家彪得票2.6萬、陳雲根得票2.3萬,均無法在區內贏得議員資格--這正反映香港地區直選的票值不均等。為何如此?因為九龍東人口有108萬卻獲分配5個議席,即每21.6萬人決定一個議席,而新界東人口177萬則僅獲9個議席,即每19.6萬人決定一個議席;換言之,九龍東居民的選票「票值」實比新界東居民高出約10%,而實際上,新界東的「最后一席」門檻更較九龍東高出75%。
可以看到,票值不均等的現象并不罕見,「一人一票」亦不見得絕對公平。
專業化與民主化的選擇
「一人兩票」乃今屆港姐競選最具爭議之處,除此以外,評委為何由10名藝員組成,以至為何不是交由全民普選等,亦遭到詬病。
其實,環顧世界,許多競選活動皆沒有什麼民主成分可言。例如,不論香港抑或美國的歌影視頒獎禮,例如奧斯卡、金像獎等,都不見得由「一人一票」普選決定。就連諾貝爾獎,亦由評委以「小圈子」方式決定。某程度上,「民主化」的相對乃「專業化」,而許多評委均重視「專業化」多於「民主化」。當然,一齣電影是否好看,觀眾或有一定話語權可言;可是,倘若如此,何不乾脆把獎頒予票房最高的電影?那麼,商業片豈不壟斷獎項,曲高和寡者豈不沒有立足之地?即使近年的頒獎禮的商業味道愈來愈濃,但毫無疑問都仍然保持相當的專業性光環。再拿一個極端例子,諸如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又能不能交由一般人投選呢?可能其學說的深澀程度,已不是常人可以理解了,試問不專業者又如何投選?進一步言,中國人口數量全球最多,會不會發生由中國人壟斷諾貝爾獎的狀况?可見競選「民主化」不是必然合理公平的。
再說,是否任何事情都應該「民主化」?尽管是其他民主政府,好些環節也沒「民主化」,甚至反過來積極避免民主或政治成分介入。最佳例子,實非獨立的司法制度莫屬;所謂獨立,正為確保其不受外力干擾,這包括了任何政治力量。另外,中央銀行亦是一大獨立機關,其對貨幣政策的判斷也不應受到外力干擾,一切實宜交由「技術官僚」全權處理。也就是說,「民主化」絕非無遠弗屆。眾周公認,「民粹」二字就是「民主」的雙刃劍了。
話說回來,不論是一個競選活動還是一場政治選舉,都須講求一定的「公信力」,而毫無疑問,「民主化」確然有利提高「公信力」。可是,「公信力」是否凌駕性的價值呢?愈來愈多人開始提出,對於凡此種種的競選或嫌「認真便輸了」,畢竟每事背后總有瓜葛。至於政治選舉,社會各界理所當然須認真處理,惟這也牽涉其他方面的考慮,非如「一人一票」的口號簡單;只能說,沒有一個選舉制度是完美的,因而也沒一個四海皆準的典範。究竟怎樣設計適合的選舉制度?這才是核心問題。如果Haters(批評者)純粹是情緒上看不過眼,則不管什麼競選辦法都難獲他們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