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民從小就希望唱自己國家的國歌,2007年7月1日,他開心地在旗杆台前留影。
2007年7月1日,國歌第一次迴蕩在天水圍上空,在銀座廣場參與升國旗儀式者達500人。 李月民提供圖片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正式施行的日子,這項全國性法律將通過本地立法形式在香港實施。元朗區議員李月民接受新華社記者周雪婷訪問時,對於10年前天水圍區第一次奏國歌、升國旗時的場景,仍歷歷在目。
推動在區內舉行升旗禮
這10年來,嘹亮的國歌,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伴隨着天水圍居民每一個回歸紀念日和國慶的清晨。在這看似簡單的升旗儀式背後,離不開李月民的推動。
李月民對記者說,他生於一個普通的香港家庭,從小就受到愛國主義教育。「香港回歸前,我就可以熟唱國歌了!」回憶起小時候,李月民說:「當年每天早晚電視上都會播放英國的國歌。每次聽,我就想回歸以後,香港也要播放我們自己國家的國歌。」
2009年10月1日國慶60周年,李月民與千多名天水圍街坊在銀座廣場吃盆菜慶祝。
1984年,隨着《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香港回歸的日子一天天臨近。為了讓更多的香港市民對國歌、國旗和國徽等有所了解,還在上大學的李月民和同學在天水圍組織了一場名為《龍的成長》的展覽,展出國歌、國旗和國徽背後的來歷和象徵意義。李月民說,從認識到認同是一個過程,他想先讓香港市民對國歌等有所認識,再有所認同。
國歌代表對國家的認同
回歸初期,李月民坦言政府在推廣國歌和國旗的力度不夠充分。作為區議員,李月民想讓更多的香港居民對國旗和國歌有更深刻的認識。李月民說:「國歌對我們來說,不僅是一首歌這麼簡單,更代表着一種催人振奮的精神和對國家的認同。」
於是,李月民開始在天水圍尋找可以舉行升旗儀式、播放國歌的地方。李月民花了80萬港元,買來了最符合規格的旗杆,還查閱了不少關於國旗的法例。回憶起當年,李月民說,做這些事的時候,因為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可以依照,做起來很踏實。因為這些代表國家尊嚴的標誌一點都錯不得。
200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之際,國旗旗杆和區旗旗杆終於佇立在天水圍銀座廣場上。李月民找來了香港民眾安全服務隊在天水圍舉行了隆重的升國旗儀式,國歌第一次迴蕩在天水圍的上空。「當時不少居民都跟着一起唱國歌,那一刻,我想大家都感覺到我們是生活在香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國歌法引入港有例可循
此後,越來越多象徵「香港已經回歸祖國」的標誌性元素出現在香港市民的生活中。電視上,每天晚上6點半會播放國歌;國旗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共場合;一些中小學開始每周周一或者紀念日舉辦升國旗儀式……「雖然我們普通話不好,但是唱國歌的時候,一定都懷着一顆莊嚴的心。」李月民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於9月1日下午,獲12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表決通過,於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這項全國性法律將通過本地立法形式在香港實施。對此,李月民表示,之前國旗法與國徽法引入基本法附件三,運行情況良好。香港在設立國旗杆,升國旗時有書面文件可參考。國歌法引入香港本地也能讓人們在舉辦紀念活動播放國歌、奏唱國歌時有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