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如果我說,時間可以零存整取,可以借貸,可以流通,你會不會覺得是天方夜譚?其實,可以把時間做成一個理財產品,用經濟的手段來提升整個社會的幸福指數。
積累他人的時間,當自己有需要的時候,可換取別人的幫助,時間變成可流通的貨幣。銀行是交易的平台。這里面分幾個要素。志願者就是投資(時間的)人。時間就是投資標的。接受幫助的時間就是投資回報。
舉個例子,我的特長是鋼琴,我願意每周到社區合唱團伴奏1小時,為期半年,總計26個小時。若干年后,我因骨折,需要人照料起居飲食,我向銀行提出申請,銀行會派遣合適的志願者,每天照顧我3個小時,總計100個小時。那等我痊癒后,我也可通過照顧老人等其他公益服務,將74個小時補上,繼續儲存我的公益時間。
注意兌現風險
如何防止濫竽充數?我建議建立一個評估體系。由接受幫助的人士/機構打分,志願者如果不服評分結果,可上訴,由獨立機構覆核。至於兌現的風險則是因時段、地理位置而造成的無法兌現。
當我們兌現時間的時候,希望志願者足夠近、快及專業。比如說,我在上海骨折,但大部分志願者都在南京,那每日3小時的照料就變得不現實。所以,這樣的項目最好由政府牽頭,在全國範圍推行,鼓勵各色人群參與,達到規模化效應。
十多年前曾有一次時間捐獻的試水。微軟員工劉潤,宣導大家捐出自己的時間,你有什麼特長,比如說你會教鋼琴,可為公眾、社會服務。其后,有很多白領、互聯網界的精英都加入到捐獻時間的志願者行列。后來這個項目越做越大,越來越有影響力,在2007年4月2日晚9點全面升級到央視國際大型公益「慈善1+1」平台。
當時這個項目因為既有民間發起又有央視關注,所以效果很好。截至2007年4月9日為止,有838名志願者,捐獻了5357小時,幫助了逾2.17萬人。但后來因種種因素,央視的慈善1+1平台於翌年下線了,這個項目也隨之終結。
時間銀行最好可靈活存取
像時間銀行這樣的項目,如果光靠一些業餘的人、熱心的人來做,也是很難支撐下去。如果光靠一個小機構,如居委會或者社會組織,也很難,因為它需要很多資源的支援,必須規模化、規範化。
時間銀行最好可靈活存取,做到30年不過期,首個月可使用。比如說,二十多歲的青年要確保這個投資長期有效,需要法律的保障,政府的承諾。媒體曾經報道過這樣一個案例:上海某個街道的居委會在居委會這個層面做了時間銀行的項目,讓低齡老人服務高齡老人,比如五六十歲仍有精力去照顧別人的低齡老人,去服務七八十歲的高齡老人。
慎防項目突然停
這個項目做了一年多,后來居委會書記換了以后,這項目就停了。其中有一個服務過其他老人的志願者,后來她年紀大了,想起來曾參與過這個項目,就找到居委會,居委會卻推脫。
我們從這個案例之中可看出來,時間銀行就怕搞一段時間就停了,傷害了曾做過志願者的一批人,令他們在時間上的投資無法兌現。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們所追求的理想的社會文明境界。經濟有一雙無形的手,可將時間的管理變得更為高效、可量化,以及可流通。
李逸嘉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