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何加祺報道:隨着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化,不少學生更可隨時隨地上網。衛生署一項調查發現,約34%受訪中學生及13.1%受訪小學生每天平均花3小時或以上上網,較2014年的同類調查分別多逾一成及3倍。亦有近七成中學生表示,曾因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而與父母爭執及減少睡眠時間。衛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建議,家長應以身作則減少使用電子產品,并多與子女互動。
七成曾與父母爭執及減少睡眠
衛生署去年共訪問了1887名小學生、中學生及其家長,結果發現中學生比小學生於各項不良影響中,均有較高的百分比。有近七成中學生表示,曾因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而與父母爭執及減少睡眠時間。而小學生有不良影響的升幅則較中學生為大,當中以與父母爭執及減少睡眠時間的百分比,由2014年至2017的同類調查中,有雙位數字的增加,分別升至11.5%及10.2%。而小學生長時間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的人數有明顯增加,由2014年只有3.2%人每日平均花多過3小時上網,升到去年的13.1%,共有數倍的增幅。
而小學生家長方面,認為子女上網時間過長而影響日常生活的由2014年26.6%升至去年的62.5%,有35.9%的升幅。亦有逾七成中小學生家長表示,曾與子女因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而發生爭執,當中以小學生家長有明顯的增加,由2014年的44.3%升至去年的77.5%,有33.2%的升幅。
其中有一名每日花3、4小時上網的小四男生,他曾相約網上認識的陌生人見面,亦因過分沉迷打機而不想進食及不願與他人接觸,令社交自信心偏低,學業成績亦不理想,父母擔心其身心狀况不安全。衛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表示,以上個案已轉介至輔導機構跟進,又指個人性格較內向及家庭關系也是學生打機成癮的高危因素,但家長及學生認知仍有不足,求助情况不理想,過往署方轉介至輔導機構跟進的個案中,九成也是發生於男童身上。
他建議家長應以身作則減少使用電子產品,并多與子女互動,而即使使用電子產品,亦應要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