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山川人」將藝術作品「入村入屋」,重現川龍被遺忘的故事,圖前方為端記茶樓,遠方見大帽山雷達站。 特約記者 梁美儀攝
攝影師翟偉良以相機捕捉川龍蟲鳴蟬叫的一刻,身旁照片是川龍特有的苧麻珍蝶。
【香港商報網訊】「平時來大帽山川龍村的訪客多是飲茶及買西洋菜,現在村中充滿文化氣息,吸引高層次文化人遊览是好事。」這是居於荃灣川龍村逾40年的昌叔對藝術入村的感受。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藝術推廣辦事處策劃「邂逅!山川人」活動,將藝術作品「入村入屋」,成為追尋川龍400年歷史的線索,讓村外人認識這條客家村被遺忘的故事。
香港商報特約記者 梁美儀
川龍村公所外牆的藍字記載村民的回憶。
雕塑家黃國才在廢棄的貫文學校操場上塑造桌椅高低跌宕的裝置。
藝術推廣辦事處與「創不同協作」在川龍舉辦 「邂逅!山川人」公共藝術計劃至今已逾月,參與的藝術單位共有13組。他們去年秋天起入村向村民收集川龍人的集體回憶,以藝術作品顯示,分布村中各處。
貫文學校盛載川龍人記憶
主辦方首次公眾導賞團和體驗工作坊於4月8日舉行。當日由荃灣川龍街乘80號小巴來到大帽山川龍,走進村口旁邊閒置了數十年的貫文公立學校,藝術家黃國才製作了一組銹漬斑斑的鋼鐵桌椅放在操場上,塑造昔日鄉校班房情景。貫文學校於二次大戰前創校,由村民自發捐出土地,籌募經費而建成,為川龍村、光板田、下花山等鄰近村童提供教育,但到30年代末,村民收回學校土地建屋,村童只能徒步到荃灣市區的學校讀書。
直至1958年重建貫文學校,初期只辦一至三年級,由於只有兩個課室,不論年級都要一齊上課。1965年增加四至六年級,全盛時期學生有180人,1988年因市區學校普及導致收生不足停辦。學校閒置後曾用作婚宴場地,因曾任該校老師王玉玲結婚當日遇上颱風,惟有在校舍擺喜酒。每年秋祭村民會在校內的灶頭煮鹹菜豬肉,然後在操場上分享盆菜。當電視機未普及時,學校晚上為村民播放電影添娛樂,可見貫文學校盛載着川龍人的記憶。
藝術家李淑雅感謝昌叔每天為她的青苔小狗澆水。
川龍昆蟲大「曬冷」
今次藝術推廣辦事處(APO)能順利在川龍作試點,將藝術入村,背後穿針引線的是13組藝術家之一、也是川龍居民的翟偉良。翟偉良與 APO館長羅欣欣結識於香港文化博物館 2010年的攝影展。他說去年羅欣欣請他幫忙「帶路」入村,他心中都有疑慮,因現時的舊村聽見政府機構人員要來,都會聯想到收地,後來了解到只是將藝術帶到荒廢村校及川龍村,讓公眾認識本地鄉村文化歷史。他與4位村長商討,剛好其中一名村長的女兒就讀城市大學的創意媒體課程,此項目與其女兒志業相關便爽快答應。
翟偉良說川龍村的居民人情味濃,每年秋祭食盆菜,都會邀請錦田等村民共享。他與川龍結緣始於1958年,當時他「未夠秤」(未滿18歲)已加入漁農署調來川龍工作,與現時兩間茶樓(端記及彩龍)的老闆做同事。他對川龍的事物非常熟悉,其父母退休以及自己退休也選擇在川龍安享晚年。愛好寫實沙龍攝影的他,今次以「葉上的精靈」為題,作品排列通向橫龍(川龍周邊地方)的橋上,向遊人介紹川龍不同品種的昆蟲,讓人了解川龍的自然美。他說今次藝術入村很成功給80分,留有20分原因是藝術氣氛只集中在川龍村內,周邊如橫龍等地村民卻感受不到。
不少村民主動參與
藝術入村不乏村民主動參與。藝術家李淑雅把創作的小狗雕塑放在昌叔的家門旁,因雕塑內部是用水泥造,而狗貌以青苔裝飾,為防被太陽曬乾,昌叔每日都為青苔小狗澆水4次。他說以前老一輩對外來人入村都心有防範,現在不同了,年輕的村民都樂在其中。
西洋菜基地見證歷史變遷
川龍的西洋菜很受歡迎,東南亞的國家曾派農業專家來研究種植方法。
藝術家楊秀卓(右)將歷史老師朱耀光(左)撰寫的西洋菜由來以木板刻字掛在涼亭旁,亭上對聯為羅国生所作。
當吃着川龍的西洋菜時,有否想過它的發展與本土歷史息息相關?歷史教育工作者朱耀光在端記茶樓為參觀團友分享他為村民撰寫口述歷史的故事。據指曾氏客家人在明朝末年由廣東龍川縣來到荃灣木棉下落戶,後因海盜騷擾被迫遷上大帽山,有說為紀念家鄉龍川,遂將此定居地叫川龍。川龍居民至今有逾千人,曾姓和外姓各佔一半。
川龍另一特色是全村九成人曾信奉天主教。現時荒廢的川龍小教堂建於1932年。 因1890年代荃灣發生瘟疫,村民希望藉宗教力量為他們消災解病。
分享會暫僅有一次
「西洋菜的發展包含經濟、社會和鄉郊都市化的意義。」 朱耀光說。1920年代旺角已有種西洋菜,因而有西洋菜街之名。五十年代內地新移民來到川龍,其中村民羅海东把西洋菜種嘗試在稻田種植,經數年不斷研發及開闢水渠,加上高海拔、氣候溫和等條件終於成功種植,更重要是川龍成為西洋菜留種的地方。而1961年荃錦公路由軍用轉為民用,方便上水、元朗和粉嶺的農民往川龍買菜種。到六、七十年代港府發展新市鎮,向葵涌農民收西洋菜田,他們惟有遷往川龍種菜,間接創造川龍成為西洋菜基地。
藝術家楊秀卓將朱耀光撰寫的西洋菜口述歷史資料刻在木板上,連同羅國生的對聯「川流碧水祥雲伴,龍踞靈山瑞氣來」置於橫龍的涼亭上。楊秀卓另一作品是邀請村民在鄉公所外牆上用藍色文字寫上在村中的回憶。當問及他給今次展覽的評分,他給75分,保留25分的原因是許多藝術品(包括他的房子外牆拼貼畫)只能表達川龍事物的表層,雖然大部分會延續至8月,但詳細了解川龍歷史的分享會暫時只有一次,參觀者只能靠閱讀主辦方派發的小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