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香港金融業自評信任度低 「顧客利益置首」幾為空談

2018-07-19
来源:香港商報

   2008年金融海嘯眨眼已過了10年,相信許多投資者仍對這場危機記憶猶新。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國金融業將資產證券化,在道德及監管缺失下,貪婪地把次級房貸包裝成金融衍生品推出市場,損害全球各地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和散戶的利益。經過10年的經驗教訓,投資管理行業是否有正視道德風險,重新挽回市場信任?

  香港商報記者 張智榮

  最常忽略產品合適度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至今,10年來投資業界一直致力重建信任,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針對亞太地區投資管理專業人士進行的道德調查顯示,41%亞太地區受訪者認為,現時投資業內最常見的不道德行為,是出售或投資前,未為客戶考慮產品的合適度。其次,超過30%受訪者認為,是未向客戶或僱主披露利益衝突。

  調查亦發現,只有7%香港受訪者認為,顧問會把客戶的利益置於首位,數字為所有調查市場中最低。CFA協會道德操守、標準和職業行為聯席主管Tony Tan表示:「我們發表調查結果之時處於關鍵時刻,大家對金融業的信任度仍然偏低,尤其在香港。道德越來越受重視,因此我們敦促投資界在透明度和專業性方面加強承諾。我們的考試範圍大概有15%針對道德,為求進入業界的專業人士不僅具備執行業務的實用技能,也有扎實的道德基礎。」

  內地業者對道德水平感樂觀

  內地金融業日益開放,市場競爭越趨激烈,會否增加投資業界的道德風險?CFA協會的調查顯示,內地受訪者對投資專業人士目前的道德和專業行為水平感到相對樂觀,比例較亞太其他地區為高,39%內地受訪者認為現時的水平屬非常合乎道德,明顯高於澳洲的29%和其他亞太地區的20%。同時,84%的內地受訪者同意公司有積極提倡道德準則,較亞太地區平均水平78%為高。

  然而,只有44%內地受訪者表示,公司考慮是否授予委託或聘請顧問時,向客戶作出的道德和專業承諾,是至關重要因素的,這數字遠低於澳洲的85%及其他亞太地區的52%。

  另外,26%受訪者認為,應付客戶時遇到的最大難題是處理利益衝突,以及判斷產品的合適度。其次是獨立而客觀地提供建議,佔受訪者25%。

  亞太66%業者自認有道德

  CFA強調,防範道德風險對於金融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調查發現,受訪者普遍對投資專業人士目前的道德行為水平感到樂觀,66%受訪者同意投資專業人士的道德行為水平屬非常合乎道德或略合乎道德,只有1%受訪者把道德行為水平評為完全不合乎道德。另一方面,超過27%的受訪者表示公司從未向員工提供道德培訓。

  另外,61%受訪者表示,機構投資者把投資管理行業的信賴度評為非常高或略高,只有34%受訪者認為該評級可應用到個人投資者。換言之,受訪者相信,個人投資者對投資管理行業的信賴程度,低於機構投資者。

  今次道德調查的對象是亞太地區投資管理專業人士,CFA協會向所有會員發電郵邀請參與調查,於3月12至27日收到861份回覆,95%受訪者是證書持有者,59%受訪者的工作經驗少於10年。57%受訪者正從事核心工作職能,包括高層主管、投資顧問、各類分析師、投資組合經理及基金經理。大部分(53%)受訪者公司的管理資產少於100億美元。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