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醫藥股趁低吸納 受惠老齡化及行業政策

2018-11-27
来源:香港商报

 

  醫藥股向來被認為是具防守力的板塊之一,皆因行業受經濟周期影響微,加上憧憬人口老齡化帶動藥物剛需。

  【香港商报网讯】港股近月顯著波動,估升估跌甚艱難。既然整體大市博不過,唯有從揀板塊入手,選個別跌得多,但行業基本面仍樂觀的板塊,增添勝算,醫藥股就是其中之一。醫藥板塊估值經歷早前調整過後,近期開始見企穩迹象,加上憧憬受惠人口老齡化,及一系列國家政策,不妨低吸長揸。香港商報記者張智榮

  醫藥股向來被認為是具防守性的板塊之一,皆因行業受經濟周期影響微,亦無關中美貿易爭端,加上憧憬人口老齡化帶動藥物剛需。去年多隻醫藥股早已輪流破頂,在港股前一階段的跌浪中,醫藥股算交到功課,表現相對堅挺。可惜好景不常,進入下半年,醫藥股先後受到假疫苗事件和帶量採購政策等因素困擾,股價紛紛回落。其中,中生製藥(1177)股價較高位累跌近40%,成功「染藍」的石藥集團(1093)股價亦從高位回落約25%。

  藥企業績保持水平

  近期多隻醫藥股陸續公布第三季業績,季度成績表普遍理想。藍籌股石藥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業績,純利8.8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21%;收入50.61億元,按年升26%。首三季則多賺近33.8%至27.33億元;收入按年增長41.4%至158.48億元。每股盈利43.79仙,不派息。

  同屬藍籌的中生製藥,截至今年9月底止首三季業績,營業額157.3億元,按年升37.4%。純利22.01億元,按年升22%。每股盈利17.74分。派季度息2港仙。

  在業績支持底下,加上板塊經過前期較大幅調整,相關負面因素已基本消化,隨着行業繼續加大投入研發,以及受惠國家戰略政策,未來板塊有望藉業績及樂觀的基本面企穩回升。

  老齡化推動醫療需求

  事實上,醫藥股近年業績表現一向穩定,因此受到資金追捧,亦推高了部分醫藥股的市盈率,例如石藥市盈率已達35倍。雖然有觀點認為醫藥股估值過高,但市場願意給出高估值,很大原因是看到行業未來增長潛力,這得益於內地面臨人口老齡化的趨勢。

  根據國務院公布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指出,到2020年,內地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至約2.55億人,佔總人口近18%。人口老齡化將直接推動醫療需求,有利醫藥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此外,「健康中國」已經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內地政府把生物醫藥產業確定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藥物、重大疾病藥物、現代中藥等將成為產業重點發展領域。業界預計,至2020年,內地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醫藥企業仍然有巨大成長空間。

  石藥前景仍樂觀

  石藥早前公布季績後,雖然遭多間大行下調目標價,但大行普遍仍對集團前景感到樂觀,大多維持「買入」或「推薦」評級。從分部表現看,期內石藥的創新藥品銷售收入增長最強勁,按年增62.1%至75.43億元。成藥銷售收入按年增51.1%至123.54億元。普藥產品收入按年增36.6%至48.11億元。

  不過,石藥股價不敵多間大行下調目標價的威嚇,績後股價偏軟。中金發表報告指,石藥第三季純利略低過市場預期,因原料藥銷售有所下降,惟核心業務仍然維持強勁增長,考慮到原料藥業務表現較弱,因此削明年每股盈利預測8%至0.73元,但由於核心業務仍佳,故續看好前景,將目標價由27.6元降至24元,相當於預測市盈率約33倍。

  另外,富瑞亦發表報告指,石藥有3款仿製藥有望在「帶量採購」下更快擴展市場,管理層預計「帶量採購」在未來兩年對公司不會有明顯影響。該行將石藥目標價由30.4元調低至24.4元,相當於預測市盈率31.3倍,主要反映近期市況,維持2017至2020年純利年複合增長率32.2%的預測。

  中生製藥估值吸引

  中生製藥業績亦夠穩陣,集團主力研發創新藥,肝病藥是公司主要產品,約佔集團40%營業額,佔全國約25%市場份額,在肝病藥市場處龍頭位置。其餘產品還覆蓋心腦血管和抗腫瘤藥。另外,中央近年出台扶持仿製藥政策,中生製藥有4款仿製藥已通過「一致性評價」,規模屬行業前列,有望在新採購政策下擴大市場份額。

  美銀美林發表報告唱好,更認為股價潛在升幅近倍。該行指出,中生製藥現時預測市盈率22倍,現價僅反映集團基本業務價值,估值吸引,提供入市機會。

  該行指出,受帶量採購試點計劃影響,市場憂慮中生製藥仿製藥有降價空間,但憂慮並無根據,料集團受藥品定價政策的影響可控,加上重磅抗腫瘤新藥「安羅替尼」推出,而且產品線豐富,維持「買入」評級和目標價14.67元。

  【拆局解碼】帶量採購非洪水猛獸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方案》,即所謂的帶量採購試點方案,日前正式通過,確定將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直轄市,及廣州、深圳、西安、大連、成都、廈門7個城市進行帶量採購,共涉及31個指定規格的採購品種。國家將拿出60-70%的藥品市場份額給相關中標企業,只有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才能參與招標,希望藉此降低藥品價格,同時降低企業交易成本,也規範醫院用藥。

  當初帶量採購試點消息一出時,醫藥股可是聞風聲變,集體下挫,因市場預期這將會導致藥企的利潤大幅減少。原因是過往不同省市的藥品招標,一般只招標價格,而沒有列明數量,中標的企業仍須跟醫院或醫生做工作,來促進藥品使用。帶量採購方案則是藥品在招標時便已承諾藥品銷量,保證在8至15個月之內用完。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採購文件,無論一個品種有多少家藥企入圍,最終都只有一家企業進入最後的議價談判,且報價低者才能進入。這樣一來,如果多於一家藥企入圍,競爭之下藥企便可能需要降低價格,以換來銷量。

  事實上,帶量採購並非什麼洪水猛獸,長遠反而有利醫藥行業發展。有分析認為,市場需要理性看待帶量採購,帶量採購可幫助企業產生規模效應,扶持優質企業做大做強,並實現合理降低藥價。隨着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增多,仿製藥價格下降將成為趨勢。

  交銀則認為,帶量採購將對製藥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仿製藥價格將會逐步下降至合理利潤空間,但此過程是緩慢的,短期對製藥公司業績影響不大。長期來講,帶量採購有利於優質仿製藥擴大市場份額,實現國產創新藥轉型升級,內地製藥公司產業升級。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