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超
2018年,港股推出了“同股不同权”政策。然而,这项备受期待的政策并未推动科技股大涨,反而让新股表现在世界主要证券交易所中垫底。
据青兰研究统计,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港股恰好上市了十只“科技独角兽”。其中不乏千亿港元市值的小米、美团,还有“腾讯系”易鑫集团、阅文集团,以及“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加持的众安保险。
不同于上市时几十倍、上百倍超额认购的热闹场面,这些“明星股”上市后可以用“一泻千里”来形容。青兰研究指出,这十只“科技独角兽”,截至2018年12月24日,平均跌幅达46.2%;其中,易鑫集团跌幅最大,近12个月跌幅达76.2%;“电竞第一股”雷蛇也在一年内狂泻73.5%;51信用卡和众安在线上市以来也跌超50%。
近一年港股“十大科技独角兽”股价表现(图片来源:青兰研究)
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分析,这十只“科技独角兽”中,70%的股票处于亏损状态,仅10%跑赢理财收益,其中猎聘最后一轮投资人的年化收益最大,达26.6%。
港股十只“科技独角兽”最后一轮投资人的投资收益(图片来源:青兰研究)
此前,金融信息提供商Dealogic发布的数据就显示,2018年以来,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规模已达314亿美元,创下八年来最高纪录,甚至有可能打败劲敌纽约证券交易所,今年有望在全球交易所中夺冠。
但从新股表现来看,Dealogic指出,在主要交易所中,今年在香港新上市的公司表现最糟糕。在前20大香港IPO交易中,只有6家公司股价在上市一个月后依旧高于IPO发行价;而纽交所有16家公司股价高于发行价,纳斯达克交易所有10家高于发行价。
比这更糟糕的是,港交所“零成交”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此前,Wind数据显示,今年12月4日,剔除停牌股票,有281只港股全天零成交,全天成交额在1000港元以下的有18只。
对于港交所今年上市企业股价不及预期的表现,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也表示,因受到外围环境例如环球经济等挑战,已上市新经济股份表现令人不满意,相信未来日子“不好过”。
但他提到,股价表现不佳不是香港市场的结构性问题,“现在香港面对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及深层次矛盾和瑕疵,正有战略规划,预计明年初将公布,港交所将在市场规则和业务上进行全面改革,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