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文昌花灯手艺人:守望“送灯”四十载

2019-02-25
来源:工人日报

  元宵佳节,海南文昌市会文镇文山村张灯结彩。傍晚时分,村子里热闹起来,大人小孩一个个掌着印有“福”“寿”“喜”“丁财贵寿”等吉祥话的花灯,开始“送灯”巡游了。

  “送灯”,是文昌农村地区过年的传统民俗。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之间,各个公庙都有一个固定的日期举行“送灯”活动,热闹、喜庆,仪式感满满,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望。

  这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得以延续的背后,是花灯制作手工艺人默默的坚守。在文昌会文白延村,记者见到今年已经70岁的花灯制作者邹宏达,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自学灯笼制作手艺,到如今已制作灯笼40余年,经他手而出的各式灯笼不计其数。

  在白延村邹宏达家的库房内,各种造型、色彩鲜艳的花灯摆满一地。每年春节前后,都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不仅要做花灯,还要设计新图样,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

  “那是几十年前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一位做花灯的老匠人,从此对做花灯产生了兴趣。”

  可惜的是,老匠人只一心做花灯,技艺却秘不传人。那时,老匠人请邹宏达帮忙送灯,6块钱的灯,帮着送好后,老人给他1元工钱。可是说到想学做灯的时候,老匠人却说:“可以给你20块钱买烟酒,但是手艺传不得。”这句话,他至今记忆犹新。

  “只要是有心人,就能学懂。”有些不服气的邹宏达开始自学花灯制作。他默默地看着,自己琢磨着,一有空时就动手操作起来,直到手被竹签磨起了老茧,关节处刮满了伤痕,他依葫芦画瓢做的花灯骨架开始有了几分模样。

  第一年,邹宏达做了36个花灯,卖了100块钱。“当时很开心,给老婆和孩子都买了新衣服。”他说,此后,他便一直坚持做花灯,渐渐就有了名气。

  “那是我的作品,从备料到制作足足用了一周时间,竹子的选材、花纸的样式设计,都力求精致。”

  说起会文镇文化馆的一件花灯,邹宏达难掩自豪。那是1995年,文化馆负责人找到邹宏达,让他做一件花灯参加非物质文化展。经过精细雕琢,一米余高的花灯很快在他手中成型,如今仍在文化馆中收藏展览。

  制作花灯骨架的时候,将六根竹签拦腰打上框,竹签与竹签之间不能用胶粘合,而是将竹签弯折着叠进去,看似简单的骨架,却是要对技术有着足够的熟练,对于手艺的窍门,邹宏达自有心得。

  “其实最难的是头两年,不太了解工艺的技巧。”邹宏达说,在他独立做花灯的第二年,从当年9月份,他就开始备料竹坯,做了近100个花灯,但是因为用了新竹子,到了年末打开库房一看,花灯都发霉了。这件事给了他难忘的教训,此后,邹宏达决定外出学习经验。所以一过完正月十五,他就赶忙连夜去文昌城区看花灯展,学习别人家的经验和新技术。

  在家人眼里,邹宏达对制作花灯有着几分痴迷。随着技艺越来越纯熟、灵巧,请他做花灯的人也越来越多。

  今年春节,有5个村子的“灯头”都向邹宏达订制花灯。于是,他连日连夜赶工,精心制作,及时完成所有花灯的制作。“以手工过生活的,一定要守信用。”邹宏达的家人说,多年来,送灯的日子和时间不会变,这是老邹给自己定下的规矩。

  夜幕初降,文山村今年的“灯头”敲起铜锣,村民便陆续赶到村文化活动广场。随着八音的响起,唢呐争鸣,小孩子们举着船灯或提着花灯,嬉闹着看着点燃了的“福”灯、花篮灯等传统花灯被大人们用木杆担起,大家都掌灯、列队,开始环村游巡。

  一件花灯,从骨架、灯户、灯群直到缀好灯花,就如同一个人的人生一般,经历着初萌、出生和成长,都等待着烛心被点燃的璀璨……在邹宏达的眼中,这就是最美的时刻。

  吴雪君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