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文化復興戰略與人文灣區

2019-03-20
来源:香港商報

  

  凌昆

  習近平主席早前接見了文化文藝等方面的工作者,並發表了意義深遠的講話,顯示中央對國家發展的思維又有了新視野,而這在大灣區建設中亦有所體現。對此新事物,自應多加認識,並探討其長遠影響。

  共建人文灣區

  習主席指出文化工作有重要的時代使命,要做到:一、培根鑄魂,國家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二、緊跟時代,要記錄、書寫及謳歌新時代。三、以人民為中心反映現實並回答現實課題。四、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這些話含藏了深厚內容,須予細酌細味方能洞悉其中真諦。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似已洞悉先機,沒有忽略文化領域,在規劃綱要中提到三地合作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共建人文灣區。綱要就此列出幾點指引:一、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特別是彰顯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二、合作推進文化申遺及保護、宣傳等活動。三、達致弘揚文化的戰略目的:堅定文化自信,和提升居民文化素養及社會文明。

  從以上可見,文化並非孤立項目或只局限於文化產業的範疇,而是新時代新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且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如果經濟及科技發展是硬件硬實力顯示了物質文明,則文化便是軟件軟實力顯示了精神文明。發展若只有物質而欠缺精神,便如沒有靈魂的軀殼。民族復興更不可能只有經濟、科技的現代化,而沒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重放光芒。顯然,2020年後,分兩步走建成現代化強國的宏圖中,必須有文化領域的章節。

  文化的功能巨大。在國內是凝聚力之源,是民族的身份認同(identity)。同時,通過陶冶性情及提高個人修養還可助維繫及安定社會。在國際上則是軟實力的來源之一,也是文明間交流的載體。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不容忽視,文化可成為影響經濟表現的重要因素。上世紀70年代,一些西方學者便提出了儒家文化經濟圈的觀點,認為儒家思想乃東亞經濟能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在對外開放尤其「一帶一路」建設上,了解外國文化和善於適應中外文化差異,乃左右建設效率及成效的重要因素。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建設除要促進基建、產品及生產要素的互聯互通外,還要達致人心相通的軟連通境界,而非只有硬件連接。為此,必須促進文化交流:歷史上絲路便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紐帶,中華文明也在由這帶來的互動中一面傳揚四海,另一面吸收新養分得到補充發展,實現了文明間的良性互動。中華文明之所以能歷久不衰延綿不絕,主因之一乃其包容性吸納性而非排他性。但全球化又非文明同一化(某種趨同則可),各種文明將在此中競放光芒,令地球村更見多姿多彩。

  帶來民族自我認同

  民族要復興必須先有民族自信,而這又必須建基於文化自信和由此帶來的民族自我認同。現時中國的物質文明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對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中華文化復興便應給予更多注視及投入。這應依循「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進行,一面要從傳統文化中選出符合新時代的精粹,另方面要從外國文化選出能補充本身文化的養分。隨着中國國運由沉淪轉向回升的周期性逆轉,中華文化也要由自我否定的豹變後轉向尋根以尋回自我。

  在這基礎上的大灣區「人文灣區」建設,一面要弘揚傳統特別是本土的嶺南文化,另一面又要凸顯港澳由歷史帶來的中西文化交流平台角色,從而可充分發揮其國際化的特點及優勢。在文化建設方面,澳門確有值得借鏡之處,不單博物館等文化場所較多較全面,還成功把整個城市作為中葡文化融會範例申遺,在城市急速現代化中,仍能保留濃郁歷史氣息。在弘揚嶺南文化方面,粵港澳作為發祥地及發育地,理應緊密合作,共定大計,分工合作,互補有無。為此,三地政府及民間都要建立交流合作平台,使有關工作常規化深廣化。希望未來的大灣區能同時成為創科及文化活動基地,兩者相得益彰,互相輝映。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