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市場將趨向平衡,我認為產油國可能不需要再進一步減產了。」國際油價日前漲破每桶70美元沒幾天,沙特油長法利赫便迫不及待地發出停止減產的暗示。但在美國與伊朗和委內瑞拉關係持續惡化,疊加利比亞和蘇丹政局緊繃的背景下,最近一周油價卻基本維持在70至71美元之間,顯示多空勢力仍然膠着,油價今年要實現大幅反彈並非易事。
制裁疊加戰亂 供應趨緊
受產油國堅定減產、美國對伊朗和委內瑞拉持續制裁,以及近期利比亞和蘇丹局勢日趨緊張的推動,國際油價本月5日首度漲破70美元的5個月高點,隨後又很快突破71美元。繼去年四季度大幅下挫後,油價今年已累計上漲至少30%。
根據OPEC+去年12月達成的新減產協議,所有OPEC+產油國從今年1月1日開始每天減產120萬桶,為期6個月。最新數據顯示,3月OPEC+的減產執行率達至90%以上的歷史新高,為油價上漲提供巨大動力。同時,受美國制裁影響,伊朗原油日出口量已減少近150萬桶,委內瑞拉原油出口更跌破每日100萬桶。考慮到兩國與美關係仍在不斷惡化,其原油出口勢必更多承壓,從而助推油價繼續上漲。
此外,產油國利比亞和蘇丹政局的緊繃也在不斷強化油價上漲預期。利比亞軍事強人哈夫塔爾領導的「國民軍」本月4日發起西進攻勢,旨在奪取對首都黎波里的控制權,一場新的內戰眼看就要爆發。歷史經驗證明,利比亞任何地方的戰亂衝突,都可能導致該國石油出口出現劇烈動蕩。蘇丹上周的軍事政變對油市影響雖然有限,但若該國政局長期不穩,其對油市的潛在影響仍不容低估。
貿易紛爭累經濟 需求看衰
另一邊廂,油價上漲的利空因素也在不斷堆積。在油價漲破70美元後,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油長便快速發聲,指產油國可能不再需要進一步減產,否則原油市場供應會過於緊張。非OPEC產油大國俄羅斯官員也認為,若下半年市場恢復平衡,將無必要延長減產協議。俄主權財富基金RDIF主管德米特里夫甚至預期,俄可能會在6月開始增產。有消息人士稱,如果油價6月漲至80美元以上,OPEC就很有可能增產。
雪上加霜,全球經濟同步放緩的陰霾正愈發濃厚。儘管各主要央行均暫停了加息腳步,寄望對經濟反彈提供支撐,但貿易紛爭的擴容卻無時無刻不在拖經濟後腿。隨美中貿易談判幾近達成協議,美日貿易談判本周又將上演。日方迫切希望避免日本出口汽車被加徵關稅或實施配額,美方則希望打開日本農業市場並減少6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美歐新一輪貿易紛爭也呈現惡化之勢。在美國以歐盟長年違規補貼空巴為由,威脅將對歐盟110億美元的輸美產品加徵關稅之後,歐盟被傳同樣打算以美國政府向波音提供非法補貼為由,對價值215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徵收關稅。同時,特朗普政府還威脅對墨西哥課徵汽車關稅,條件是墨方必須改變兩國邊境的安全形勢。
按照IMF的說法,貿易紛爭已成為拖累全球經濟增長的罪魁禍首,該機構近期已將經濟增長預期大幅下調至3.3%這一金融海嘯以來的最低增幅。
65至75美元或為油價常態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的統計數據顯示,儘管布油和美油今年迄今已分別上漲32%和40%,但目前原油期貨多頭和空頭的比率均值僅為8.5,該比率在去年秋季油價大漲高峰期曾達到13,顯示油價仍存上漲空間。RBC對今年布油價格的預期從此前的69.50美元上調至75美元,巴克萊銀行的預測峰值為73美元。
不過,考慮到油市的慣性是,當一部分產油國產量不斷下降時,其騰出的市場份額將很快被其他產油國爭奪,再加上美國的高原油產量和庫存,油價實難達到更高水平。遑論委國並未對制裁坐以待斃,正醞釀將本來發往美國的原油轉移至俄羅斯石油公司或其他目的地。資料顯示,向印度、中國和新加坡出口的原油佔到委國3月出口總量的74%。
有觀點認為,全球石油消費的命運主要取決於中國和印度,因兩國共佔需求增幅的近55%。但目前原油需求依賴少數市場的程度仍是一項被低估的風險,這對油價是一大利空。也有觀點認為,油市前景取決於美國對伊朗和委國加大制裁的力度。但眾所周知,特朗普為保證競選連任向來反對油價過高,不知他將如何兼顧加大制裁與壓低油價二者的矛盾?
多空勢力拉鋸恐將成為今年常態,繼而拖累油價反彈力度,料僅呈現介於65至75美元的溫和上漲。
香港商報評論員 魏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