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校長利用拼音教授客家話。 圖片由何觀順提供
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因鄭成功之故,實施「海禁」頒布「遷界令」,強行把廣東等沿海5省居民內遷50里。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始撤銷海禁,許可百姓歸業。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願意回歸本港。於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招原居梅州、潮州、惠州地區的客家人來港,開墾田地。而這群客家人的到來,不單充實了香港,更帶來他們的語言──客家話。
客家話,是開埠初期香港的主要語言之一。英國於1899年正式佔領新界前,曾派遣輔政司洛克(J.H. Stewart Lockhart)對新界地區進行了勘查。他在調查報告中,根據語言把新界居民劃分為4類:本地人、客家人、鶴佬人(又稱「學佬」、「福佬」、「河洛」,原意是指閩南人)和水上人;而客家話自然就是新界主要方言之一。
除了香港,客家話還在我國南部流行着,例如江西、廣東、廣西、福建、湖南、四川、海南和台灣一帶。另外,一些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和菲律賓,以及美洲的華僑有不少都能說客家話。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有一位內地學者曾經統計,當時使用客家話的竟達6000萬人,為數相當不少。(見黃雪貞《客家話的分布與內部差同》)
城市發展變相加速方言滅亡
雖然客家人有「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祖訓,但隨着鄉村的城市化,新一代的客家人大都不會說客家話了。面對這個問題,身為客家人的何觀順決定為「祖宗言」做一點事。
新界鄉議局客家話班。
何觀順,朋友都稱他為「何校長」,因為他從1979年32歲起開始做校長,一做就做了27年。二十多年前,一次內地之旅,他看到鄉間農田因建築馬路而被收走,於是意識到城市發展變相加速方言的滅亡;同樣,他的母語客家話,也正正面對着同樣的問題。
「客家話在今日的年輕人心中已不太重要了。即使是我的兩個兒子,也甚少使用客家話。」何觀順指出了今日香港方言消失的現象。「客家話是漢語的分支,它保存了較多古漢語的語音和詞義。例如『告』字,如果你懂客家話,就比較容易明白它原來的用法和字義。」他認為保育客家話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在保育我國的語言和文化。
挽狂瀾於既倒客家話班
作為一個資深的教育工作者,保育的最佳方法當然就是教育。2013年,何校長在新界鄉議局舉辦了一個「客家話班」,內容包括了客家歌曲、詞語對譯、拼音等。何校長認為多元化活動,可以提升教學效果。「不論是教小學還是客家話班,我都強調要有豐富的教學活動,因為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除了活動教學,何校長還使用了「拉丁字母拼音」為客家話注音,使學員能更系統性地學習。而這個嶄新的課程,後來更移植到坑口鄉事委員會開辦。
何校長(左四)應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邀請錄製推廣 「客家話」 的電台節目。左一為筆者。
「教」而優則「寫」
這些客家話課程,讓何校長深明教材的重要性。「早幾年,我因為腰患的緣故,多了時間靜心細讀《說文解字注》。」何校長也自言不知是禍是福,因為「腰患」,他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反切」和客家語音的關係。
《說文解字注》是清代段玉裁注解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著作,是我國語言文字學的重寶。得到這不凡的機遇,何校長決定要編一部客家話的書。訪問當日,他表示已幾近完成。筆者期望,這一部字典能為「消失中」的客家話帶來一片生機。
涼帽、織帶與深色圍裙是客家婦女的特徵。
註:「客家話」屬於《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第1.1項,內容是「新界的客家群體大都是在清初遷海復界後遷來香港。現在部分客家鄉村村民仍然以客家話溝通,主要傳統儀式活動也是以客家話進行。」
作者簡介
葉德平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作家聯會會員、「歌唱夕陽天:序曲--圍名歌推廣先導計劃」研究計劃主辦人(由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坑口區鄉事委員會六十周年特刊主編。著作包括《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