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后文简称《哪吒》)是本月最值得讨论的电影,在很高的工业水准的基础上,它讲了一个流畅的故事,对国产动画来说,这是一次不小的惊喜。但这部电影也引起了很大争议,有观众认为《哪吒》的叙事违背了原著反抗秩序、挑战父权的精神,也有人指出:《哪吒》一方面在呼吁人们打破偏见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迎合了人们对诸如“娘娘腔”人群的偏见,而《哪吒》所谓的反抗命运其实非常保守,电影最后还是用温情叙事统合全篇。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哪吒之魔童降世》:继承经典还是颠覆原作
周郎顾曲
哪吒是一个印度传来的舶来品,历经几代人改造,和李靖(印度佛教经典里的北方护国天王毗沙门天王)一起化身为中国的神,我们现在熟知的哪吒形象,出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里的12—14回。
和很多人的想象不同,在原著里,哪吒既不是反抗父权的代表,也没有真正反抗秩序,相反,他是那个封建王朝秩序改头换面后的天庭秩序的宠儿。
书中讲到,哪吒是姜子牙的先行官、灵珠子化身,有太乙真人庇护。降临凡间后又得到陈塘关总兵李靖(也就是后来的托塔天王)的喜爱。原著描写到李靖和夫人见到哪吒真身时,是俱俱欢喜。可是哪吒胡作非为,在海边看夜叉“像个畜牲”,就把人家打死了,龙宫三太子敖丙来问责,他不但杀了三太子,还把人家筋给扒下来。
哪吒爽是爽了,可夜叉和三太子何罪之有?就因为长得像妖怪,就可以被滥杀?这不恰恰是权贵的傲慢和对他者的污名吗?所以在看到这段时,我对哪吒无法同情。
在原著中,被污名化的恰恰是夜叉、龙宫三太子这些人,而撒娇着、傲慢着的是哪吒,只不过他有李靖庇护,有太乙真人斡旋,而龙王敖光在天庭不受待见,所以哪吒的恶行才被掩饰。
当然,哪吒有一件事做得很有担当,那就是主观上,他愿意剔骨还父、割肉还母,与家庭断绝关系,以此一人做事一人当。可这不是反抗父权,这恰恰是哪吒对父母有感情,不想连累他们的体现。说到底,原著里的哪吒更像一个纨绔的权二代,仗着自己的神力和背景,射杀石矶,虐死敖丙,给家里惹了一堆麻烦,这才有了“剖腹、剜肠、剔骨肉,还于父母,不累双亲”,以及后来的莲花化身,大闹龙宫,被宝塔降服。哪吒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最终跟随姜子牙,参与讨伐商纣王之战,积功成仙,彻底成为天庭秩序的一部分。
这个故事,怎么看都和反抗秩序无关,倒是敖丙等人被污名化的过程,更值得现代人深思。原著里,哪吒杀夜叉、敖丙的正当性在于它们是妖怪、长得像畜生,可同样不同常人,敖丙为何就是妖,哪吒为何就是仙,这定义的背后,隐藏着权力运作和偏见的影子,整个封神演义的神话体系里,占有话语权和行为正当性定义权的是神仙,神仙的暴虐被淡化,而被天然视为妖孽的其他族群,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甚至仅仅只因为他们是妖怪,就活该被杀戮。这是一个令人心冷的逻辑,它让我们看到,神仙对公正的界定,其实仍是封建统治者的逻辑。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真正具有反抗父权精神的是上美版《哪吒闹海》
《封神演义》之后,哪吒的故事被层层美化,在《西游记》里,他已经是修成正果的神仙,小说说他曾脚踏水晶宫,大闹东海,降伏九十六洞妖魔,保陈塘关百姓之安危。哪吒的暴虐气息在此已经被淡化。
而真正被知识分子歌颂、具有反抗父权精神的版本,是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哪吒闹海》。这部动画相比原著有几个重要改编:
(1)深化了李靖作为一个维护封建秩序的官员的形象,细致描写了他和哪吒之间的矛盾。
(2)耗费篇幅讲述龙王及其手下的恶行,比如故意滴水不降导致土地干涸、命夜叉去海边强抢童男童女等,让龙王一族成为傲慢、残酷的父权社会既得利益者的代表,使得哪吒杀夜叉、龙宫三太子具备了正当性。
(3)原著里哪吒是个脾气暴躁的权二代,79版动画,哪吒深明大义,为了全城百姓甘愿牺牲自己,相反李靖就显得懦弱、保守,哪吒的革命气质、反抗精神应运而生。
可以说,79版《哪吒闹海》与封建秩序做了一个彻底的决裂,它内在的革命气质、大无畏的精神,结合动画中丰富的京剧样板戏元素,可见时代背景对它的影响,往后四十年都不再有如此决绝的哪吒形象,因为时代变了,激进的叙事已被温和中产所取代,好莱坞风潮的影响,和中国观影群体口味的变化,潜移默化间也在改编哪吒的符号气质,从为了大义到个人认同,从反抗父权到父子和解,哪吒形象的演变里,有时代价值变化的缩影。
在这四十年里,仍值得一提的“哪吒闹海”改编是港版2001年的《封神演义》。受限于经费和人力,港版《封神榜》的服装和道具很粗糙,现在看画面也很陈旧,但从“戏”的角度,它做得很出色。它表面上是神魔剧、戏说剧,其实是一部家庭戏(尤其是讲哪吒那部分),是借着神魔的外壳,讲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2001版《封神榜》剧照
很多观众会对这部剧感同身受,因为他们看到苑琼丹饰演的哪吒母亲为了儿子操碎了心,什么体面都不要了,他们想起的,就是那个操劳的中国式母亲形象。看到哪吒,曾经怼天怼地,为偏见耿耿于怀,后来被母亲感动,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命运,乃至于后来不惜削骨还父、割肉还母,他们看到的,其实是一个经典的中国少年成长模式,看到一个似乎背负原罪的人,如何在逆境之中,在母亲和二三好友的帮助下,寻回自我生命的意义。
那些感动人心的瞬间,不是技术的炫耀、残忍的杀伐,而是哪吒在磅礴大雨中被殷十娘边哭边打时说下的话,在还了李家的恩情后,心高气傲又心存不舍的负重前行。甚至苏妲己、申公豹这些“反派”角色,他们的身上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恶,而是人世间与生俱来的成见、一个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污名和改造……所以,《封神榜》翻拍了那么多次,最让人感动的,依然是技术最糙的香港这一版,因为它真正理解了人心,因为它对每个人都有温情脉脉的凝视。
《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哪吒》抓住了中国人的情感软肋
《哪吒》比港版《封神榜》更进了一步,因为它兼顾了电影美学和对人的塑造。从对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申公豹等角色的形象塑造,到太乙真人手上那卷《江山社稷图》,再到对荷花意象的大量使用,《哪吒》有自己独特的电影美学,清新、写意、市井气,又有一股源自改变命运的渴望的“燃”,贴合主流群体的审美倾向。
《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它是动画,但并不幼稚,它之所以可以成为老幼妇孺皆可观看的电影,是因为它的切入点很符合中国人的情感诉求,偏见与认同、个体与家庭、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对身份歧视的痛恨,《哪吒》一幕幕戏,打在观众的情感软肋上,尤其是当哪吒看到父亲李靖愿意为他做出的牺牲,毅然回头救助陈塘关,进而有“是魔是仙,自己说了才算”的宣言,观众的情绪被引导到了高潮,随着哪吒、敖丙共同对天劫的抵抗而得以宣泄。这部电影在情感递进上做得非常巧妙,该松的地方松,该紧的地方紧,尽管有一些“金句”过犹不及,影响了整体的柔顺度,但瑕不掩瑜,它对情感的运用不亚于《寻梦环游记》《飞屋环游记》等动画佳作。
在新版《哪吒》中,李靖被改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父亲,他对哪吒不再是排斥的、霸道的,而是主动寻求一种温和、平等的沟通,即便哪吒把陈塘关惹得鸡飞狗跳,他也不惜舍弃自己的情面,帮助哪吒得到世人认可。李靖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慈父,他和妻子、哪吒的关系,其实很贴合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被其打动。
与此同时,《哪吒》对敖丙的改写也很出彩。固有的神话叙事里,龙宫三太子敖丙因哪吒闹海一事,去陈塘关问罪,被哪吒打死并抽筋,魂归封神台。这个角色比较脸谱化,很难得到观众同情,而《哪吒》巧用“偏见”与“身份认同”的梗,通过“灵珠”与“魔丸”的对调,让敖丙从一出身就背负了整个龙族沉重的责任,龙族在世人眼里是妖怪,龙王又渴望敖丙升仙,洗刷龙族耻辱,与生俱来的成见令他痛苦,和哪吒的互动,更让他意识到这套基于成见的身份和等级建构的荒谬,敖丙的形象因此丰满,它寄托了很多创作者对人性的思考。
《哪吒》对原著的改编趋于温情,因为原著是一个血腥暴虐的故事,哪吒和李靖的关系充斥着对抗与隔阂,李靖很专横,哪吒则是一个滥用暴力的“恶童”。如果照搬原著,且不说新鲜感不足,许多观众也无法理解,而这一版《哪吒》的逻辑清晰,李靖、殷十娘与哪吒三人的互动也十分得当,纵观“哪吒闹海”改编史,这一版《哪吒》最适合作为一家人都可以去看的电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当然,《哪吒》它也有瑕疵。比如成片中陈塘关百姓对哪吒的恨,来得有些突兀,但这其实和删减有关。导演饺子说:“有一段戏是殷夫人没有陪哪吒踢毽子,而是去铲除鳗鱼精,我们设计了一场戏,是鳗鱼精对当地百姓造成了相当大的伤害。有个老奶奶抱着自己孙女的尸体哭喊,她的孙女和儿子都是被妖精杀的。所以陈塘关百姓对妖怪有着深切的痛恨,可以说是不共戴天之仇。但可能现在大家看片会觉得百姓有点没事找事。毕竟片长有限,我们只能做一些割舍。”
《哪吒》还有值得改进之处,比如配音与人物的适合程度、台词设计等,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会是一部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留下名字的作品,在前期没有大量宣传、没有知名演员的情况下,《哪吒》的走红是作品质量的胜利,对整个市场都有良性的作用。因为它释放了一个信号:中国观众正愈发看重电影作品本身的质量,天下苦流量久矣,拿出一个好本子,用心推出好作品,比攒足银子吹捧明星要更加划算。这不再是一个烂片可以轻易糊弄人的时代,我们愿意看到的,是更多像《哪吒》这样用心的作品。
本文一稿首发于澎湃新闻·有戏栏目
二稿有大量增补和删改
责编:卡拉维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