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螺灣村再與「誇啦啦」合作「浮游之樂」活動倡惜水資源

2019-11-11
来源:香港商报

  

豎 立 在 海 灣 的 「 龍 王」 ,面向機場及港珠澳 大橋。 記者 鄭玉君攝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鄭玉君報道:大嶼山沙螺灣村近日再度與團體「誇啦啦」合作,舉辦以水為主題的視覺及表演藝術「浮游之樂」。該村村代表李秀梅表示,去年的同類藝文活動很成功,令更多人認識偏遠的沙螺灣村的歷史、生態及文化,今年再接再厲這條活化之路。她指出以水為主題很吻合村落情況,因為以往村民都是靠水吃水,如捕魚、扒沙白、摸蜆、鑿蠔、種菜、種米。雖然這些活動現在已消失,但保護沙螺灣水資源很重要,未來會考慮少量的復耕活動,讓港人吃到在沙螺灣出產的農家菜,亦會試辦露營,體檢該村的客家生活。

溪澗所見是塑膠板,希望市民反思是 否自己造成。

已沖塌的 「貴妃池」 ,村民希望盡快 修好,明年可供市民觀看。 

  巨型裝置藝術令人矚目

  「浮游之樂」藝動沙螺灣於11月2、3、9及10日舉行,參加者可欣賞有趣的互動劇場、音樂表演及裝置藝術,亦可參與一系列說故事、手工藝及遊戲工作坊。其中裝置藝術十分巨型。最令人矚目是「龍王」,龍被視為與水、大海、湖畔和雨相連繫,可翻雲覆雨,它約有3層樓高,在沙螺灣海邊拔地而起,遠望香港機場及港珠澳大橋。另一展品「水濂洞」,在鄉村小路兩邊田上搭成,放慢腳步穿過時,聽到潺潺水聲,可靜思人與水的關係。還有在河溪架設的「海的控塑」,塑膠板佔滿河溪,部分還成碎裂形狀,帶出人類是污染的始作俑者,將要自食其果的信息。

  活動特設沙螺灣村導賞團,當參與市民途經該些裝置藝術時,無不驚嘆連連。其實三項裝置藝術的選擇地點別有意義。幾位導賞員都是村民擔任,其中李秀妍表示,以往村民賴務農及捕魚為生,「水濂洞」裝置的兩旁田地曾種禾稻,一年兩造,兩造過後,就種水葱,挨近山邊的地,則種番薯、粟米、花生、菜(菜心、白菜為主),不少人家亦種果樹,如龍眼、荔枝、黃皮、番鬼荔枝、石榴、番石榴等。水源靠山上3條支流流落平地,其中一條主溪澗,就是「海的控塑」擺放處。村民靠溪澗水來灌溉。她說:「會用水來洗葱呢,最特別是修葺了一個池,村民摸蜆回來可以沖身,早期村落沒什麼設施,來做誕會大戲的老倌都在池沖涼後才返回戲棚睡覺。村民叫這個池為『貴妃池』,後來被大石撞塌,10年前已沒用。」

右方是 「水濂洞」 ,左方是去年裝置展品 「千里眼」 , 它們所處土地曾種禾稻。

  建機場令沙灘變石灘

  「龍王」豎立的海灣及現時的廣場,從前是一大片金黃色沙灘,出產沙白、蜆、蠔,70至80年代初,吸引很多人來游水玩樂。村長李秀梅也是導賞員,她說,初一十五前後,會去扒沙白,鑿蠔仔,「我阿婆好叻,扒沙白可以扒好遠,只見到人頭,扒到沙白,一腳撩上來執,不用彎腰及濕頭。」村民亦有捕魚,所用方法是罾棚,這些罾棚除了放在近海灣處,亦有遠至三鄉的大蠔及白芒,村民去捕魚一去幾個月,就在罾棚附近搭屋仔居住。不過隨其他地方如內地娛樂增多,興建機場令沙流失,沙灘最終變為石灘,部分地方索性用來興建廣場。

  沒有捕魚20多年,耕地也荒廢了30多年,幸而來自山上的天然水還有,村民靠四口井作飲用水,但井後來慢慢乾旱,向政府反映後,用政府提供的物料興建了儲水庫,鋪設喉管入屋,15年前,則有自來水供應,但部分村民仍喜用山水。

村民近年建造的觀機坪,無遮擋觀看飛機升降,兼 有無敵海景。

  復耕須仔細規劃

  對於曾是魚米之鄉的沙螺灣,李秀梅說有考慮過復耕問題,雖然有兩條坑不時乾旱,但主坑仍有充沛水源。然可想像的是,復耕牽涉大量人力,在沙螺灣長住的20多名村民都是長者居多,無力耕作,要如何運作須仔細規劃。她說:「都希望市民食到我們的農家菜,或者可以開幾塊水田給人一嘗農耕滋味。」

  不過,最先實行的應是在平坦田疇上設營地。沙螺灣可細賞的地方不少,如藝文活動結束後仍會擺放的裝置藝術、廣場上的把港古廟(即洪聖爺廟)、在廟旁小路直上不遠處的觀機坪、在村入口最少有百年歷史的石造圍牆、在山上的兩棵巨型大樟樹等。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