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區委書記羅育德《民心橋》上談「七有」 透露將建深港國際科技醫療城

2019-11-13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訊】記者易小婧報道: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賦予深圳新的歷史使命,並明確了「五大戰略定位」,其中之一就是「民生幸福標桿」,具體要求是實現「七有」。作為特區長子的羅湖,如何推進「七有」,打造先行示範區民生幸福標桿?
 
 
  一頭連著黨委政府,一頭連著市民群眾,《民心橋》是一座始終「傾聽民聲、服務民生」的「民心之橋」。11月12日上午,羅湖區委書記羅育德做客深圳廣電集團先鋒898「民心橋」節目,現場與市民連線交流,暢談打造民生幸福標桿的「羅湖經驗」。羅湖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文秀,羅湖區人力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慶生,羅湖區住房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曉東,羅湖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彭立東,羅湖區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局黨組書記賓華,羅湖衛生健康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輝鵬共同參與了該節目。
 
  據了解,「七有」包括「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羅湖始終堅持「一手促發展、一手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計穩增長促發展,持續加大民生投入補短板,堅持深化改革破難題,結合主題教育推整改,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
 
  【病有良醫】

  讓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負擔、看好病」
 
  在近日舉行的深圳「市長質量獎社會類獎」投票中,「羅湖醫改」項目獲得了46萬票的點贊和支持。羅育德對關心、支持羅湖醫改的社會各界表示感謝,他表示,為了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從2015年開始採取集團化和醫聯體模式,矢志不移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目標是讓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負擔、看好病」。
 
  「羅湖醫改」將改革重點轉向居民健康管理,組建了372支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一同為簽約居民提供慢病管理、用藥指導、預防保健等服務,實現讓居民少生病。而做強社康則是分級診療的「法寶」,目前羅湖共有社康中心59家,並為一類社康全部配備了CT、胃鏡等檢查設備,提供超過1350種藥品,羅湖每萬人全科醫生數從1.4名提高到4.07名,基本建成15分鐘醫療圈。與此同時,羅湖積極推動醫保基金管理方式改革,羅湖醫院集團2017年和2018年患者住院的次均費用均低於醫保部門制定的結算標準,有效降低了居民就醫支出,讓少負擔成為現實,讓醫保支付由「保疾病」向「保健康」轉變。
 
  羅育德在現場透露,今後還將推出羅湖醫改3.0升級版,推動羅湖區中醫院和區婦幼保健院爭創「三甲」,規劃建設深港國際科技醫療城,加快推動市人民醫院、深圳中學周邊片區用地優化和市工人文化宮改造升級,實現優質醫療、教育、文體資源擴容提質。
 
  【幼有善育、學有優教】

  讓轄區所有適齡孩子都「有學上、上好學」
 
  「我的小孩明年要上小學了,想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午餐、午休的問題能不能解決?」這是一通來自羅湖居民的熱線電話。訪談過程中,羅育德現場為居民解惑民生難題,他回答到,「羅湖早在2018年已經全面推行了學校午餐、午休的服務,涵蓋全區97%的學校,只要孩子有午餐、午休的需求,學校都能滿足,您可以放心。」
 
  實際上,比起兄弟區而言,羅湖面臨的學位供需矛盾和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等問題更突出,對此,羅湖推出教改,目標是讓轄區所有適齡孩子都「有學上、上好學」。在「有學上」方面,羅湖計劃在2018-2022年投入22億元新建6所學校、改擴建8所學校,新增1.6萬個中小學學位,規劃建設9個公辦園,新增公辦園學位3000個,目前已有5所學校完成新改擴建,提供中小學學位超過5000個。同時,羅湖正通過「上天入地」工程和城市更新,擴大教育用地,確保達到兩個「百分百」目標,就是轄區適齡兒童100%有學上、符合深圳入學條件的100%就讀公辦學校;在「上好學」方面,羅湖實施「名校+」「名校長+」工程,成立了翠園、羅外、螺嶺、翠竹等6個中小學教育集團和3個幼教集團。實施「五個一」工程,羅湖的部級優課佔80%、省級優課佔100%、市級優課佔95%。實施「課堂革命」工程,讓學生學會學習、合作學習、深度學習、終身學習,構建「新素質教育」的育人模式。
 
  【老有頤養】

  形成居家養老、就近養老的都市主流養老模式
 
  養老問題是不少市民比較關注的領域,翠竹街道翠錦社區的一位居民劉先生因工作緣故無法照料老母親的吃飯問題,便撥通了《民心橋》的熱線電話。現場,羅湖區民政局局長楊文秀回應稱,翠錦社區老人飯堂正在籌建中,現在老人家可以先去附近的翠平日間照料中心長者飯堂就餐。據了解,羅湖將面向83個社區推行嵌入式、小規模、多功能、專業化的社區養老機構,提供短期托養、長期照料、長者助餐等多種養老服務。
 
  在老有頤養方面,羅湖將重點做好政府基本保障、機構養老、居家社區聯動三種服務,形成居家養老、就近養老的都市主流養老模式。目前,羅湖養老服務財力投入逐漸在增加,全區享受高齡津貼2.3萬餘人,建成13家長者食堂提供助餐服務。全區養老機構床位有1286張,普惠床位數有952張,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點實現全覆蓋。隨著公立醫院改革的深化,我們還將進一步推廣醫養融合的新模式,爭取早日實現老人「養老不離村,看病不離社區」的目標。
 
  【勞有厚得】

  優化營商環境、釋放高品質產業空間引才聚才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羅育德指出,今年三季度以來,羅湖經濟總體平穩運行,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歸零。羅湖將持續推動營商環境的優化,藉助升級、更新、改造讓更多優質企業入駐羅湖,為更多群眾提供就業崗位。
 
  羅湖將依託大梧桐新興產業帶、紅嶺新興金融產業帶、深港口岸經濟帶三大平臺,重點加快清水河、湖貝、蔡屋圍三大片區開發建設,構建「北科技創新、南金融商貿」的產業新格局,並通過城市更新釋放出來的高品質產業空間,營造更好營商環境,出臺更有針對性的產業扶持政策,吸引更多好企業集聚。同時,藉助毗領香港的優勢,加快落實落地16條惠港措施,為香港同胞在羅湖入戶、就業、創業等創造更多便利條件,以創業帶動就業。在人才培育方面,將開展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提升相關從業人員的服務技能、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同時堅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堅決依法打擊惡意欠薪行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住有宜居】

  「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
 
  羅湖是一個高密度的建成區,住房剛性需求旺盛,羅湖如何實現「住有宜居」的目標呢?羅育德表示,羅湖走的是一條「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路子,多主體保障就是通過更新改造項目配建保障性住房。「目前已經籌集了2.6萬套,供應了7500套。另外,我們與市人才安居集團合作,對人才房進行規模化供應,已向各類人才配租了3500套,對於提供不了房源的,發放了貨幣補貼7700萬元,來解決新引進人才的住房問題。」
 
  今後,羅湖還將窮盡一切辦法籌集房源,未來五年將通過城市更新、棚戶區改造、合作開發等形式,預計總共可以提供3.8萬套的保障性住房和人才房。此外,加強精細化管理,通過城市品質提升、物業服務企業參與基層治理等形式,為小區居民提供精細化服務,讓城市更加精細、更加整潔、更加和諧。
 
  【弱有眾扶】

  「幸福路上不讓一個羅湖人掉隊」
 
  為了實現「幸福路上不讓一個羅湖人掉隊」的理念,羅湖用心用情關愛睏境兒童、流浪乞討人員、殘疾人等各類困難群體,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羅育德談到,在弱有眾扶上,羅湖重點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撬動社會力量參與兩方面的工作。
 
  應保盡保,羅湖積極採取住房、醫療、教育、實物、臨時等多種渠道的救助形式,在學雜費、租房費、燃氣費、水電費等方面適當補貼減免,為轄區困難居民送出更多「關愛禮包」。與此同時,依託「大愛羅湖」、區慈善會、政協委員公益基金等平臺,廣泛發動政府、社會組織、轄區企業和市民的力量,針對不同困難群眾「一人一策」,提供多種形式的幫扶救助,通過政府、社會、市民的共同努力,讓文明和愛心成為羅湖的靚麗名片和最溫暖底色。
 
  當天上午的訪談結束後,節目聽眾通過熱線電話、微信留言提出84條問題,羅湖區高度重視,迅速行動,於當天下午立即分派有關部門處理,並進行督辦,要求在3個工作日內高質量進行處理和反饋,把群眾的提問作為主題教育期間群眾的意見建議,把問題處理成效、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果和模範機關創建成效的重要指標。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