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仁杰獲裘槎基金會頒發前瞻科研大獎。記者馮俊文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周偉立報道:醫學界目前應用的人體掃描成像技術,例如X光等,會釋放輻射。中大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周仁杰研究出無侵害性的光學衍射層析顯微技術,可多次重複進行,適用於長期觀測部分病症,且得出的圖像精細。周教授憑新技術獲裘槎基金會頒發前瞻科研大獎,獲500萬元獎金。他預期新技術可於5至10年內應用於臨床上。
研發無輻射光學顯微技術
醫學界目前應用的人體掃描成像技術,例如X光,使用過程會釋放出輻射,不適合短時間內多次使用,亦未有現行活體動物成像技術可用於檢測眼疾。周仁杰教授自2017年加入中大後,與威爾斯親王醫院與眼科醫院相關專科密切合作,11人的團隊成功應用活體層析相位顯微技術(TPM),開發反射模式相位層析顯微鏡。
新技術下,醫護人員不需使用任何高強度輻射儀器或注射顯影劑,即可進行活體掃描,演算出三維圖像,其解析度達至亞微米級,更可實時檢視微細的細胞與組織,協助醫護人員及早識別細微病變,為病人提供適切治療,預防腫瘤形成;透過結合內窺鏡,深入體內器官,最快可於千分之一秒內得出千張三維圖;新技術更無侵害性、可多次重複進行,適用於長期觀測部分病症,有別於X光,於使用過程中會釋出輻射,要由專業人員操作,並做好防護措施。
500萬獎金將應用TPM技術
新技術演算出的圖像更精細,可應用於高分辨率的眼底成像,仔細檢測各類型眼疾,例如視網膜連接腦神經,高解像度的三維圖像更可顯示光敏細胞與視神經之間的異動,幫助研究與及早識別視覺退化症狀與阿茲海默症等。
周教授表示,計劃將新技術結合基於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當掃描樣本累積愈多,資料的分析性愈強,可輔助醫生準確推斷病情,即時對症下藥。他計劃將500萬元獎金進一步應用於TPM技術,日後為活體組織成像帶來新突破,促進人體掃描技術普及化。預期新技術可於5至10年內應用於臨床上;且應用更安全,價錢更便宜,可在小型診所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