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新聞辦新聞發佈會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賴小青報道:12月2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廣東省全面開展工程建設專案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有關情況。目前,廣東省工程建設專案審批時間已基本壓減一半,政府投資專案審批時間壓縮至100個工作日以內、社會投資專案審批時間控制在60個工作日以內,基本建成了工程建設專案審批管理系統,初步按照“四個統一”的改革總體任務要求,完成了2019年的階段性工作目標任務,改革成效位居全國前列,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據省發展改革部門統計,2019年1—11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661億元,增長11.2%,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比全國高6個百分點,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排名第2位。
“一個系統融合”,線上一網通辦
針對資訊孤島,資訊共用難等問題,著力拆掉部門之間的“牆”,打破數據壁壘,實現數據在審批部門間開放共用。針對審批事項多、層級多、環節多等問題,綜合採取“減、放、並、轉、調、諾”六種手段,將全省工程建設專案審批服務事項由106項精簡至79項,印發了《廣東省工程建設專案主要審批事項清單(試行)》,力求“清單之外無審批”。各地各部門在精減審批環節和審批事項上積極探索。
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形成審批管理系統方案,明確將工程建設專案審批資訊數據平臺建設與“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加快建設覆蓋省和市、縣(區)的工程建設專案審批管理系統。各級工程建設專案審批管理系統與一體化線上政務服務平臺、網上仲介服務超市、投資專案線上審批監管平臺等相關系統平臺互聯互通、資訊共用,實現工程建設專案審批事項“一網通辦”。
目前,廣東省21個地市均已建成工程建設專案審批管理系統並完成與省和國家系統的對接。通過“一張審批網”,覆蓋所有審批部門、所有審批事項和審批全流程,即時共用審批數據,提升了業務辦理效率。今年以來,全省工程建設
專案審批管理系統已累計受理了一萬多個建設工程專案,涉及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多種類別專案,涵蓋工程專案審批的各階段事項。
“一個窗口服務”,線下綜合集成
為加快建立工程建設專案審批“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服務模式,落實每個審批階段“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工作要求,經省人民政府同意,11月13日,省工程建設專案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已正式印發《廣東省工程建設專案審批“一窗受理”工作規程》。
要求全省各地優化整合工程建設專案審批相關部門和市政公用單位分散設立的服務窗口,在市、縣(市、區)政務服務大廳設立統一的工程建設專案審批綜合服務窗口或依託原綜合服務窗口實現工程建設專案審批“一窗受理”,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加快鎮一級綜合服務窗口建設。依託工程建設專案審批管理系統,綜合服務窗口對本地區工程建設專案各審批(服務)事項提供統一的收件受理、辦件流轉、跟蹤協調和出件發證等服務,實行“一窗通辦”。要求各地進一步落實供水、供電、燃氣、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單位進駐政務服務大廳,合併納入綜合服務窗口,統一提供業務諮詢、受理和出件等“一站式”服務,實行統一規範管理。要求各地加快建立工程建設專案審批服務機制、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和全面實行“容缺受理”制度,進一步提升綜合服務窗口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水準。此外,還要求各地和有關部門從落實人員配備、做好業務對接、公開服務標準、加強協調監督和強化督促檢查五方面著手,保障相關工作落到實處,改革取得實效。目前,各地均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了工程建設專案審批綜合服務窗口,涉及的部門和事項全部進駐,實現一窗通辦,中山、東莞、揭陽、陽江等還組建專職代辦隊伍,為投資者提供綜合諮詢、前期輔導和重大專案全程代辦服務。
線上與線下配合,端口和窗口互動,構建起了全省便民利企的快速通道。從近期省政府督查室牽頭開展的工程建設專案審批制度改革調研督查情況來看,廣東省汕頭、佛山、湛江、江門、清遠和東莞等地共50家受訪企業紛紛表示,在並聯審批、優化流程和簡化申報材料等方面辦事感受度最為明顯,改革後審批速度加快不少,對已經取得的改革成效較為滿意。
“一個部門牽頭”,並聯限時審批
工程建設專案以往實行串聯審批,前一審批事項是後一審批事項的前置條件,有時甚至互為前置,企業需要多次跑、多頭跑、反復跑,耗時長效率低。省住建廳作為改革牽頭單位,積極與有關部門聯繫,著力再造審批流程,將工程建設專案審批流程主要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每個審批階段確定一家牽頭部門,實行“一家牽頭、並聯審批、限時辦結”,由牽頭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嚴格按照限定時間完成審批。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在全國率先調整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許可證辦理限額,並將施工許可證核發與工程監督手續合併辦理,提升了工程施工許可辦事效率;制定了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聯合驗收的管理辦法,對規劃、土地、消防、人防、檔案等專項驗收實行統一竣工驗收圖紙和驗收標準,統一組織實施和限時完成,統一出具驗收意見;進一步優化供水供電燃氣排水通信有線廣播電視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接入服務,並將報裝手續提前到開工前辦理,竣工驗收後直接辦理接入。省自然資源廳牽頭推行區域評估,將建設專案選址意見書和建設用地預審意見、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用地批准書合併辦理,為專案開工建設節省了大量時間;優化規劃方案聯合評審流程,穩定工程建設方案,避免後續反復調整;牽頭制定聯合測繪制度,明確測量技術標準、測繪成果要求和操作流程,對竣工驗收涉及的規劃條件核實測量、人防測量和不動產測量等,實行一次委託、聯合測繪、成果共用。江門市多措並舉,精減下放、合併轉換了19項審批事項,調整了13項審批事項,還有11項審批事項實行了告知承諾制。清遠市結合當地實際,清理排除草原審核、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審核等4項審批事項,將主要審批事項從79項壓減為75項。推進改革中形成的區域評估、行政審批和技術審查相分離等改革措施被列為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從近期國家工程建設專案審批資訊監管系統的統計資訊來分析,我省工程建設專案審批改革後的全流程用時為42個工作日,其中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為11個工作日、工程建設許可階段為10個工作日、施工許可階段為10個工作日、竣工驗收階段為11個工作日,成效比較明顯。下一步,我們還將在“限時辦結”上壓實責任、細化措施,確保全省政府投資專案審批時間得到有效壓縮。
“一套制度規範”,全程高效運行
為明確部門職責,明晰工作規程,規範審批行為,著力建立健全了工程建設專案審批改革配套制度。針對審批服務窗口設置部門化、申報材料重複提交、審批效率不高等問題,推動“一張藍圖”統籌專案實施、“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和“一套機制”加強審批協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聯合省公安廳共同印發了《關於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聯合審圖的通知》,廣東省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數位化審查管理系統正式運行,實行施工圖設計檔及相關審查成果檔電子簽章確認和網上下載列印。廣州、深圳、佛山等地積極推進“一張藍圖”改革,如佛山市今年以來已有176個專案通過“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進行規劃分析。另外還著重在協調解決部門間意見分歧和審批遲滯等方面聚焦用力、建章立制,確保審批各階段、各環節無縫銜接,構建起審批協調機制和跟蹤督辦制度。
截至目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區域評估、聯合審圖、聯合驗收和聯合測繪等改革配套檔,構建起“1+N”的工程建設專案審批制度框架體系。省級層面已制定出臺23個主要改革配套檔,基本完成省級層面改革政策制定任務;地市層面均結合當地實際印發了改革實施方案,共出臺380多個改革配套檔。
“一套機制監管”,落實主體責任
在審批上做“減法”的同時,著力在監管上做了“加法”。推動運用“雙隨機一公開”和建立誠信紅黑名單制度,強化審批後續監管。建立起以關鍵環節、關鍵事項、關鍵對象為監管重點,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依託工程建設專案審批管理系統,強化部門協同監管,推動工程建設專案審批相關仲介服務機構進駐省網上仲介服務超市,指導仲介服務機構建立服務規範和標準,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品質,規範仲介服務機構及執業人員從業活動,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特別對取消了審批和前置條件以及實施告知承諾制的事項,對交由社會承接的服務事項,相應地建立健全後續監管辦法,完善誠信檔案,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工作機制。
此外,我們還充分發揮廣州、深圳作為全國試點城市的優勢,持續先行先試,對工程建設專案審批領域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逐步突破,形成了一批符合實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廣州進一步優化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專案審批措施,
提出取消施工圖審查、免予辦理排汙許可、環評登記等14點具體措施;同時,還將涉及水、電、氣接入外線工程的行政許可審批總時間均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深圳市創新政府投資工程監管模式,工程品質安全監管由傳統的監督模式轉變為“雙隨機一公開”的執法模式,免於進行施工圖抽查和聯合驗收。為全省進一步深化工程建設專案審批制度改革提供了示範和嚮導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與各地各部門協同用力,堅定不移抓實既定改革部署、積極改革創新,持續釋放改革紅利,為市場主體添活力增動力,不斷提升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努力在深化工程建設專案審批制度改革上持續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