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珠融灣」清遠駛入高質量發展通道

2020-05-27
来源:香港商報網

  清遠是廣東陸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南北大通道,在打贏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清遠展現出了社會治理的精度和力度,率先在全省實現確診病例「清零」,守住了廣東「北大門」。在全面復工復產中,清遠全力以赴做到防控不鬆懈、精準施策,促進經濟社會恢復有序穩定健康發展。今年第一季度,清遠第一產業逆勢增長2.2%;第一、二產業投資分別增長295.0%、3.5%,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9.9%……處於「入珠融灣」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窗口期的清遠,正奮力駛入高質量發展的通道。

  余文蓮
 
清遠繼續推進北江千噸級航道通江達海,加快融入大灣區臨港產業體系,圖為北江航道清遠至韶關千噸級船閘試通航。
 
  2019年,清遠以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實施鄉村振興和廣清一體化,全力推進「入珠融灣」,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取得了發展質量和發展速度「雙優」的好成績:高新區進入全國百強,廣清接合片區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東省職教城5所院校首期建成開學,北江千噸級航道建成通航,實現公司A股上市零突破,獲評中國十佳綠色城市……經濟發展穩步增長、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提升。
 
高起點謀劃建設的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深受各界人士高度關註,吸引了大批有意向投資、合作者前來參觀考察。
 
  經濟發展不能光看指數,更應該重視質量!快速發展中的清遠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提出重視質量效益後,清遠首先優化了發展條件和發展環境,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實現了新提高,同時着力推進廣清交通、產業、營商環境「一體化」,加快入珠融灣步伐;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積極探索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方面取得新成效,民生實事也全面完成。其中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698.2億元,同比增長6.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7%。外貿進出口保持正增長,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9%。全省製造業500強企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的數量均居粵東西北前列。新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80.8億元,超出年度計劃31.6%。全市民生支出308億元,增長15.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9%。
 
  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
 
  圓滿收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清遠市委書記郭鋒在中共清遠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中提出要搶抓「雙區驅動」歷史機遇,以新擔當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努力開創清遠新時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局面。清遠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圍繞「兩市三區」為發展目標,堅持「五個堅定不移」發展思路,以「咬定青山不放鬆」和「一張藍圖幹到底」的精神,科學謀劃清遠市區域發展格局,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着力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得到人民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發揮「雙區驅動效應」
 
  加快廣清一體化建設和入珠融灣速度
 
  作為環珠三角城市中距離大灣區中心城市(廣州)最近的地區,清遠與粵港澳大灣區南聯北往,是粵湘桂「三省通衢」,具有地理上和經濟上的通道樞紐優勢。加上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舉全省之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這給清遠帶來多重利好疊加的發展機遇。隨着「雙區」建設的加快推進,清遠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主動的作為,加快交通互融互通、匯聚科技、產業、人才等創新發展資源,深入推進廣清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推進交通、產業、民生、環境全面對接珠三角,加快「入珠融灣」。
 
  打造「三鐵一通一航」
 
  融入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推進廣清一體化和入珠融灣,交通是基礎,必須優先推進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清遠全力打造「三鐵一通一航」現代交通體系,大力提升清遠與廣州的通達水平,全面縮短與大灣區主要城市的時空距離,打造融入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提高交通路網的聯通、貫通、融通水平,提升清遠市在區域發展中的節點地位。
 
  同時,加快推進廣清城軌二期、廣清地鐵的規劃建設,確保廣清城軌北延省職教城線今年6月前動工建設。還將積極推進廣清重高鐵、磁懸浮旅遊專線、韶柳鐵路等軌道交通項目。此外,還修編清遠市骨架公路網中長期規劃,加快廣連高速、佛清從高速、汕湛高速惠清段、韶賀高速建設。繼續推進北江千噸級航道通江達海,加快融入大灣區臨港產業體系;支持連州支線機場、英德通用機場建設等現代交通體系。
 
  產業融合發展
 
  高起點謀劃建設廣清合作區
 
  廣清一體化和入珠融灣的重點是要突出產業建設融合發展,高起點謀劃建設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清遠圍繞「灣區所向、廣州所需、清遠所能」,立足清遠功能定位、資源稟賦和長遠發展,積極推進廣清、廣德、廣佛三個產業園和廣清空港現代物流產業新城建設,高水平建設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建立產業引導基金,大力推動灣區城市的產業園區、專業市場、物流園區等項目,生物製藥、智能製造、汽車零部件、大數據、新材料等產業布局清遠。
 
  在把握新一輪大灣區產業轉移布局中,鼓勵項目圍繞產業鏈延伸,形成上下游產業鏈條式的集聚發展,把產業功能疏解的過程變成產業轉型升級、生產優化布局的雙贏過程。制定實體經濟扶優計劃,集中力量幫扶一批重點優質企業做大做強。
 
  優質營商環境
 
  助力打造入珠融灣新引擎
 
  清遠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大量企業入駐,成為入珠融灣強勁的新引擎。近年來清遠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提升廣清政務服務便捷化,開通「廣清跨城辦理」業務,開設「廣清跨城辦理」實體專用窗口,配置廣州市「市民之窗」自助終端,實現24小時跨城通辦。廣清兩地實現異地就醫醫保即時結算,社保關係無障礙轉移接續,鼓勵市場主體逐步取消金融服務等跨市收費項目,全面提高廣清住房公積金互貸資金額度,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異地辦理。
 
  同時,根據清遠需要為清遠專家發放一定數量的廣州人才綠卡,將廣州的部分產業政策覆蓋到從廣州轉移到清遠的企業。探索廣州創建的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向清遠輻射,共同推進綠色金融生態圈建設,引導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力度支持清遠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綠色產業發展。廣清兩市推動民生事業共建共享,聚焦文化、教育、醫療等社會熱點和群眾所盼,讓營商環境「溫暖人心」。
 
「廣清跨城辦理」 實體專用窗口,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異地辦理。
 
  綠水青山優勢
 
  打造環灣區生態高地
 
  清遠是大灣區的重要生態屏障,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堅定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定力,堅持鞏固綠水青山優勢,將清遠打造成為環灣區生態高地。全力築牢粵北生態屏障,在實施新一輪綠化大行動中,扎實推進國家公園(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建設,高標準推進森林碳匯、生態景觀林帶、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等建設,今年將爭取新增造林面積43萬畝。
 
  推進大灣區旅遊生態合作區建設,與大灣區城市建立互為旅遊目的地的市場聯動機制。大力發展主題公園旅遊、生態休閒旅遊、特色小鎮旅遊、民族風情旅遊,將清遠打造成為大灣區市民休閒旅遊目的地。突出北江自然生態特色,串連「北江三峽」、飛霞風景區、古驛道、摩崖石刻、河鮮美食等旅遊和文化資源,建設獨具嶺南特色的北江旅遊經濟帶。突出「兩縣三鄉」民族地區風情,以清連高速公路旅遊帶為軸,以韓愈劉禹錫文化展示、連州地下河、壯瑤山城、金子山景區、千年瑤寨、瑤族博物館、廣東第一峰等景區為節點,打造「兩縣三鄉一帶」旅遊經濟發展區。提升旅遊配套設施水平,鼓勵創建國家A級景區、星級酒店及旅遊度假區。
 
  破解城鄉二元結構 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2019年12月,廣清接合片區被列入廣東省唯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這對清遠市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清遠堅持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堅定不移立足「一區」發展定位,加快建設粵東西北地區入珠融灣先行市,積極開展了「六大探索」,形成了一批理論和實踐成果,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此基礎上納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將有力推動清遠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從地理位置上看,廣清接合片區是清遠與廣州共建片區,有利於進一步密切清遠南部地區與廣州的溝通聯繫,創新發展理念,推進兩市基礎設施、產業、營商環境、民生事業的一體化發展。
 
  近日,廣東省正式開啟新一輪城鄉融合發展的探索實踐,其中提到,要積極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建設,這是推動清遠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大利好政策。接下來,清遠將突出改革主線,聚焦十項改革試驗任務,深入探索、先行先試,找準改革關鍵點,特別在改革完善農村土地制度方面,積極探索農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制度改革,推動土地制度進行革命性改革。着重抓住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兩個關鍵,進一步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範圍,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探索建立以鄉村振興為主要內容的「連樟標準」和以城鄉融合為主要內容的「廣清一體化標準」兩大標準,推動一批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典型項目。
 
  目前,清遠正立足連樟樣板區建設,與多家研究機構合作規劃,強力推進連樟樣板區美麗鄉村創建、黎溪鎮鐵溪大圍村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內置金融體系搭建。在連樟村大力實施「1+5」改革工程,即以黨建引領,着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財產權益同權化、鄉村經濟發展多元化。同時,以大圍村空心村活化利用為重點,探索宅基地資格權有償退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工作有序推進,將進一步激活發展新動能,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
 
  未來,清遠將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乘勢而上,同廣州市一齊協同推進廣清接合片區改革工作,積極探索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清遠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新路,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可複製推廣的「清遠經驗」。
 
清遠強力推進連樟樣板區美麗鄉村創建,圖為連樟村全貌。
 
 
  2020年九大重點工作
 
  ●增強工作戰略性、系統性和前瞻性,堅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深化廣清一體化,切實用好「雙區驅動效應」,加快建設全面融入大灣區發展先行市;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發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示範區;
 
  ●堅定不移壯大實體經濟,推進工業強市建設,大力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築牢北部生態屏障,加快建設綠色生態發展示範區;
 
  ●瞄準短板弱項,堅決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補齊全面小康短板;
 
  ●推動中心城區擴容提質,打造活力縣城、特色鄉鎮,全面提升城鎮建設發展水平;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改革創新、雷厲風行,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责任编辑:杨亮]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