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穩供應抗疫有信心

2020-07-20
来源:香港商報

   作者: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協會成員 趙陽

  本地第三波疫情持續惡化,特別是這兩日,疫情單日新增數量連續突破新高。疫情不但給市民帶來了生命和健康危險,更在從多方面破壞城市運轉的秩序。有超市再現搶購,從廁紙到大米等多種日用品都被各大超市無奈限購。這反映出公眾對抗擊疫情、戰勝疫情存在恐慌心理。我認為,越是在這樣的時刻,以在港央企為龍頭的中資企業,越應該站出來、挺起來,進一步做好保障民生工作,履行好中資企業的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讓香港公眾在危難之中更加深刻體會到:有央企在,就有信心;有中央做後盾,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中資企業應加倍努力

  一直以來,中資企業在保障香港民生方面,都發揮重要作用。華潤、中旅、中糧、粵海等駐港中資企業便肩負起向香港供應鮮活農副產品和水電氣等基本生活物資的重任,華潤的五豐行更是被市民譽為香港人的「菜籃子」。據統計,香港逾百分之九十的活豬和牛、百分之七十五的淡水、百分之七十的鮮活家禽、百分之五十二的小麥粉、百分之二十六的食用油、百分之二十五的電力等都由中資企業供應。中資企業助力民生也充分體現在這次抗擊肺炎疫情上:中資企業堅定支持配合國家與特區政府採取措施,帶頭不裁員、不減薪,與市民共渡時艱;招商局集團通過大幅增加物資調運、倉儲、投放等千方百計保障大米糧油供應;持續的疫情對香港中小企業經營、金融市場穩定和普通市民收入都造成了衝擊,中銀香港、招商局集團等中資機構第一時間推出「還息不還本」等諸多金融服務支持措施,並想方設法為兩地抗疫提供金融支援和業務便利,針對性強、實效突出,在業界起到了示範和引領作用;中石化採取「油品不斷供、商品不漲價、服務不打烊」等有力措施,保障香港地區油品的穩定供應。

  下一步,在港中資企業要主動作為,做改善香港民生的助力者,保供應就是保民生,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背靠內地、聯通全球的資源和物流優勢,繼續穩定貨倉儲備,千方百計增加市民必需食品和關注商品的供應。

  助港融入國家戰略

  央企履行責任的底氣來源於實力。國務院國資委16日發布數據,今年6月份,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潤1664.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6%和5%。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當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進入二季度以來,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明顯改善,收入和效益降幅持續收窄,特別是5月份以來央企生產經營加速好轉。

  相較於港資和外資企業,中資企業有強大的資源優勢,包括資金、人才、組織效能等。特別是,由於在港中資企業一般在內地有規模龐大的產業布局,對於國家戰略的敏銳度更高、融入度更廣。以「一帶一路」為例,以招商局集團為代表的駐港中資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在港口、航運、物流、金融等產業的優勢,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踐行國家倡議,不論是斯里蘭卡的科倫坡碼頭還是東非要塞的吉布提自貿區建設,都帶動了香港資本和行業管理經驗的示範效應,獲得了良好的國際反響。下一步,在港中資企業應該積極作為,做香港融入國家戰略的帶動者,要在對接「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設科技強國等國家重大戰略中,充分利用在港企業制度優勢和國企資源優勢,從「國家所需、香港所長、企業所能」中找準結合點,聚焦香港金融、貿易、航運三大國際中心和國際創科中心建設,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拓展專業服務等傳統產業發展空間,大力發展創新科技等新興產業,帶動香港經濟轉型升級;多與香港中小企業以「併船出海」的方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共拓商機;主動推進醫療、康養、教育及青年創新創業等重點項目落實,攜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居民高品質生活的共同家園。

[责任编辑:郭玉桔]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