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銀行業進退兩難

2020-07-25
来源:香港商報

  從強力的去槓桿進程和對影子銀行的打擊,到中美的緊張局勢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內地銀行業近年來不斷面臨衝擊,但對於銀行而言,當前的形勢有利有弊。

  有利的一面在於,財政及貨幣刺激經濟措施的介入使得資產增速快速回升,可以緩衝過去幾年持續下降的盈利能力。一定程度上放鬆的監管也說明銀行減輕了結構性減速和資產質素惡化帶來的壓力;但另一方面,政策利率下調帶動銀行降低貸款利率及淨息差(NIM)下行。儘管收入規模擴大,但銀行的盈利能力可能受制於淨息差降低和讓利的整體趨勢。因此,資產增速加快提振盈利的同時,利率下行也在帶來壓力。

  保持財務穩健成挑戰

  即使沒有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經濟節奏,2019年的經濟放緩已經開始顯示出銀行資產質素方面的問題。儘管疫情會導致信用風險升高,但貸款的加速增長將會掩蓋資產質素惡化的趨勢。因此,問題貸款率未來將大體穩定,只會輕微增加;但這意味着銀行仍須犧牲利潤來核銷貸款,而中資銀行的核銷率早已高於全球同業。

  流動性在過去數年可算是最大挑戰之一,但寬鬆貨幣政策大幅緩解銀行壓力,其中直接受益者為中小型銀行,更得以取得足夠流動性與銀行間市場中轉變為淨借出方,但結構性存款的快速增長促使人行通過視窗指導壓降回2019年底水平。基於指導銀行須減少隱性擔保的監管措施,保本理財產品發行量此後明顯下降,具有類似特徵的結構性存款開始湧現。截至2020年5月,結構性存款已達到小型銀行總存款的8.2%,這可能意味着某些中小型銀行可能面臨的流動性壓力。

  中國銀行業關鍵的挑戰在於未來的自身財務穩定性,而這與償付能力比率息息相關。即使整體銀行業成功由2019年起大量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償付能力仍然是中小型銀行的主要問題。隨着中小銀行增加投放私營部門貸款及擴張資產負債表,其資本與監管要求之間的緩衝持續縮小,可見未來行業存在整合空間。然而,地方政府未來可以使用其發行專項債籌得資金為銀行補充資本,打開了地方政府支持銀行的通道,這等同於政府對銀行業的影響力日益增長。

  肩負支援經濟責任

  總而言之,內地銀行業似乎面臨着進退兩難的局面,除了需要肩負無法避免的責任,還要面對有時相互矛盾的目標。銀行有必要進行重組以改善資產質量和償付能力,但同時支援經濟並緩解貿易戰和疫情影響的責任越來越重。無論決策當局多熟練地平衡銀行財務穩健和以銀行資源支持經濟增長這兩個目標,兩者相容性在未來將面臨挑戰。

  這種權衡的迹像最近已經開始顯現,中國銀保監會及證監會最近接管9家金融機構,但同時在風險持續上升之際,放寬執行部分銀行法規,未來監管機構可能更積極地接管部分風險較高的機構以維持金融穩定。

  此外,銀行將持續通過理財子公司區隔「非標資產」帶來的金融風險,並透過資產證券化將風險轉移至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其他行業,但透過宏觀審慎評估繼續進行單一監管機制及協調的大趨勢將不會改變,而銀行恢復清理資產負債表的需求只會於未來越來越明顯。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艾西亞

[责任编辑:肖靜文]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