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林麗青報道:8月14日,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與深圳市兒童醫院簽署合作協議,今後兩家醫院將在器官移植方面建立快速及一體化的診療模式,使深圳患兒不出深圳就能得到救治。深圳市兒童醫院也成為了粵港兒童先天性肝臟疾病一體化診療聯盟的第三家核心單位。
我國每年5000例患兒需肝移植 僅20%可順利換肝
深圳市三院肝臟外科(肝移植科)主任姜楠介紹,我國終末期肝病患兒基數大,每年約有5000例患兒需要進行肝移植挽救生命,但僅有20%患兒可順利換肝,歐美國家這一比例卻高達50%。
導致我國兒童換肝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一是由於肝移植費用昂貴,許多患兒家庭難以承擔;二是由於我國開展兒童肝移植的醫院不足,患兒「看病難」。
先天性膽道閉鎖就是其中一種典型的兒童肝病。目前我國每年出生的1800萬新生兒中,就有1300-2300位先天性膽道閉鎖。這些患兒的膽汁無法從膽管順利排出,因此會渾身蠟黃,變成「小黃人」,並逐漸發生不可逆轉的淤膽性肝硬化,終至肝功能衰竭、肝昏迷,很多都活不過一歲。
「這些患兒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是肝移植。」姜楠說。但是過去,由於兒童體內的管道很細,肝移植手術的操作需在顯微鏡下完成,較之成人肝移植難度更高,深圳市沒有一家醫院開展兒童肝移植。患兒只能前往廣州甚至北京、上海才能做手術,大大增加了各類成本。
面對兒童肝移植面臨的種種困境,深圳市三院院長劉磊表示,除了傳統觀念和供體不足問題亟待解決,也希望兒童器官移植能早日納入醫保,減輕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
此次簽約後,深圳市三院也將與兒童醫院合作,聯合開展兒童免費肝移植的公益項目,為更多患兒帶來希望。
成立聯合診療團隊 為深圳患兒「量身定製」診療方案
為了滿足深圳市肝病兒童的診療需求,2020年1月,在廣東省衛健委的批覆下,深圳市三院與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合作,成立了粵港兒童先天性肝臟疾病體化診療聯盟,目前已開展了3例兒童肝移植手術。
「我們要加強成員單位在兒童先天性肝臟疾病診治中的交流與合作,合理利用及共享醫療資源,建立聯合診療機制,幫助需要進行肝移植的終末期先天性肝病兒童得到合理的救治。」在提到成立聯盟的目的時,姜楠介紹道。
此次與深圳市三院簽約後,深圳市兒童醫院將成為聯盟第三家核心單位。深圳市兒童醫院院長麻曉鵬表示,希望今後兩家醫院能夠發揮各自的優勢,強強聯合,打通綠色通道,為深圳市肝病患兒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今後,成員單位收治的肝病患兒,將得到來自三家醫院的聯合診療,診療團隊將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量身定製」最合理的診療方案。7月29日,深圳市三院進行的深圳首台劈離式肝移植手術,其中一個受體便是深圳市兒童醫院收治的肝病患兒。
姜楠稱,今後將會推動聯盟擴大化,吸引更多的成員單位加入,實現成員單位之間的優勢互補。同時呼籲社會公益力量的加入,減輕患兒治療的經濟負擔,服務更多的粵港澳大灣區肝病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