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將於今年底前落實「跨境理財通」;同時容許未有盈利的香港生物科技公司和內地科創板股份,加入「互聯互通」選股範圍,至於第二上市股份則未被納入。
消息人士稱,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對雙方都有利,相關安排將盡快公布,冀於短時間內開始。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未有提及「跨境理財通」的落實細節,細節將留待金管局公布。她強調,落實時要保持金融風險可控。據金管局早前透露,「跨境理財通」將分為「北向通」和「南向通」兩部分,計劃各設置1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總額度,個人額度為100萬元。
政策摘要
金管局發言人當時又指,「跨境理財通」計劃實施初期會先包涵中、低風險和非複雜性的理財產品,而「跨境理財通」一如其他「互聯互通」計劃,會按循序漸進原則啟動,並按實際情況不斷優化,監管機構正以務實謹慎、風險可控原則制訂落實細節。
可買未有盈利港生物科技股
港交所(388)主席史美倫發聲明回應稱,施政報告彰顯了政府致力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決心,對此表示熱烈歡迎,又認為有助於確保香港資本市場的活力,並能夠不斷提升競爭力和吸引力。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施政報告彰顯了特區政府致力於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決心。政府支持滬深港互聯互通機制的進一步擴容,有助於確保香港資本市場的活力,並不斷提升競爭力和吸引力。
證監會則歡迎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措施。主席雷添良說,擴大互聯互通機制下的合資格證券範圍,有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提升香港競爭力;未來將繼續與港交所緊密合作,以便落實有關措施。
證監會主席雷添良:互聯互通機制下的合資格證券範圍得以擴大, 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證監會將繼續與港交所緊密合作,以便落實有關措施。支持進一步推動本港私募基金、家族辦公室業務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市場的發展,並即將就修改相關監管規定的建議發表諮詢總結,為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在進行投資時提供更大靈活性。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亦表示,高興看到政府加快落實在大灣區的「跨境理財通」,將繼續與監管機構緊密溝通,共同推動計劃早日落實,滿足大灣區和香港居民的投資需求。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期望盡早推出理財通,相信會對於本港的資產管理行業將帶來很重要的影響。預期貨幣型基金、債券基金等低風險產品或會率先納入理財通,當運作暢順後,未來將逐步擴闊產品種類及額度。同時,希望在互聯互通上基金互認安排可以進一步優化,令更多基金可獲審批。
可吸引更多生科公司來港上市
資料顯示,目前最能反映香港生物科技股整體表現的指數為「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目前共有43隻成分股,當中除了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股外,部分指數成分股已錄得盈利。若按消息人士透露的標準,有可能獲納入「互聯互通」的股份,包括康希諾生物(6185)、康方生物(9926)及沛嘉醫療(9996)等。
中銀香港替任行政總裁及風險總監卓成文:施政報告一系列加強香港與內地合作的政策措施,將有助於香港經濟加快復蘇步伐,重拾增長動力。如加強兩地在金融、大灣區及科創方面的合作、加入內地「雙循環」等,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商貿和航空樞紐地位,加快國際科技中心建設,不但有助於推動經濟復蘇,也有利於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對於未有盈利的香港生物科技公司有望獲納入「互聯互通」,會令這類股份買賣渠道因而增加,未來或會吸引更多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因「北水」可以透過「互聯互通」買入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股,港股投資價值將會因而增加,屆時或會有部分生物科技股將以「先H後A」上市,甚至在美國上市的生物科技股,也會來香港作「第二上市」。
另外,在容許未有盈利的香港生物科技公司納入為「互聯互通」選股範圍方面,消息人士稱,在符合現有的特定條件下,如被納入恒生綜合大型、中型股指數,或符合市值等要求,就可被納入互聯互通,最終要視乎具體公布情況。
【拆局解碼】ETF未通或有玄機
中央和港府致力促成更多的「互聯互通」之際,討論多年的「ETF(交易所買賣基金)通」,卻遲遲未能落實。究竟為何出現如此情況?當中包括所包含的風險又如何?何時開通「ETF通」才適當?
先回顧各項「互聯互通」的開通時間。2014年,「滬港通」開通;2016年,「深港通」開通;2017年,「債券通」北向部分開通。上述3項「互聯互通」中,首兩項是各地市場之間的「互聯互通」,餘下一項則是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
「滬港通」和「深港通」得以先後落實,意味既然內地和香港,在市場之間已完成「互聯互通」,兩地在下一步的「互聯互通」,定必是在產品上入手。
但自2014年以來,能夠獲納入「互聯互通」機制的,只能圍繞股票及債券,其他產品則「只聞樓梯響」,包括與股市升跌高度密切的ETF。究竟背後原因何在?
或擔心加劇大市波動
ETF主要是跟蹤、模擬或對應指數、股票、甚至債券或商品的投資產品,從而讓投資者間接參與某個市場、或某類投資產品。不論在內地或香港,ETF均大行其道,在部分時候的成交更可升至排行榜的首幾位,對股市的走勢可謂舉足輕重。
誠然,相比窩輪(權證)及牛熊證等衍生工具,ETF的波動性遠不及上述兩項,但由於部分ETF具槓桿效應,一旦股市出現波動,ETF勢將加劇波動性。在昔日股市波動性較低時,「ETF通」尚且未能落實,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貿易戰及地緣政治緊張的氣氛,導致各地市場不穩之下,此時此刻開通「ETF通」,可以說是「火上加油」。
雖然筆者信奉市場力量,但市場力量總有失效的時候。故此,若監管機構要履行好責任,在「互聯互通」何時開通的問題上,必須拿捏得當,皆因「小心駛得萬年船」嘛!(記者 鄺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