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心理距離降低港人到大灣區發展的意願

2021-01-24 13:49
來源:香港商報網

 嶺南大學研究生院公布有關「港人到大灣區城市發展意願」的問卷調查結果,他們在2019年3月25日至4月1日,隨機在全港18區以網上問卷訪問1028名年齡介乎18至35歲的年輕人,以評估他們對到內地大灣區城市發展的態度、顧慮、到訪大灣區城市的經歷和移居到大灣區城市的傾向;結果顯示心理距離降低香港人到大灣區發展的意願,而研究團隊認為政策制定者需要採取行動,以提高市民對大灣區未來發展持積極態度的意識。

圖為「港人到大灣區城市發展意願」問卷調查中受訪者對到大灣區發展的顧慮之結果。

 研究生院透露,調查根據受訪者報告的月薪,把他們分為低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3類;結果則發現至少6成受訪者表示曾在過去12個月內到訪大灣區城市,而他們到大灣區發展的顧慮普遍是內地工作薪酬較低、擔心內地互聯網受到限制以及內地徵收的所得稅較高。

 研究生院續指,受訪者需要就「有信心大灣區將來會繁榮」,以及「有信心大灣區能為香港年輕人帶來發展機會」這兩個項目給予評分,並以5分為最高;結果顯示兩項的平均分都高於3分,而高收入者的評分最高,分別為3.35及3.18分;但調查發現受訪者對「未來會否移居到大灣區城市」普遍持中立態度,所得平均分約2.5分;高收入者的評分還是最高,達到2.74分。

圖為「港人到大灣區城市發展意願」問卷調查中受訪者對大灣區城市發展的正面看法之結果。

 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研究助理教授朱岳峰表示,心理距離是一個多成分概念,包含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社會距離。港人心理上對大灣區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造成時間距離感,而兩地邊檢則鑄建空間距離感,至於兩地不同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構建社會距離感;心理距離無可避免降低港人對大灣區的正面認知,因而降低到大灣區城市發展的傾向;朱岳峰指港人實地造訪大灣區城市可以去除空間距離感,也會有助釋除對內地社會的各種疑慮,以縮短社會距離感,而當港人對大灣區未來發展前景抱有積極態度時,將有助弱化時間距離感。

 領導研究的嶺大副校長莫家豪表示,改善港人對前往大灣區發展的積極性尤為重要,因為積極的態度足以弱化各項對內地社會和管制的擔憂,並增強港人到訪內地的意願,從而逐漸加強到當地發展的意願;研究團隊還建議向高收入人士推廣實地參訪項目和兩地精英面對面交流計劃,因為研究發現在高收入組別中,到訪內地對會否移居大灣區有顯著影響。

 嶺南大學指有關研究論文將在快將出版的學術期刊《社會問題與公共政策分析》上發表。

[責任編輯:刁瑾玲]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