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硬氣封區抗疫 眾志成城受贊

2021-01-24 17:50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首次封區禁足檢測,全城矚目。這場硬氣的跨部門大型合作雖然挑戰滿滿,但政府部門眾志成城,也換來不少的支持和誇讚,連一向只踩不贊的「黃絲」也指政府這次「做的不錯」!

    和以往一樣,封區消息一出,坊間有貶有贊。有些人說通知得早,讓區內的住戶逃走了;也有些人說通知的太晚,造成很大的不方便。但這次政府沒有太多的猶豫,一做到底,換來了大部分居民和商戶的支持。

    在還沒有封區的23日淩晨,就已有媒體開始在現場採訪,有些甚至留在封鎖區內直播。外圍各個入口更有不少攝影機駐守。的確,可以看到有區內的居民收拾細軟,拖家帶口,捂著臉偷偷的離開了。

    在封區公告宣布之後,就只許進,不許出了。下午2點多,突然見到一個中年男子,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在一大堆鏡頭前,走進受限區域裏。他還跟記者開玩笑說,是要回來「旅行紮營」。

    小記在外圍追他一路,只見他放下了行李,打開了一家凍肉店的鐵閘,然後把大包小包的行李一件一件從狹小的鐵門塞進店裏。他說,前一天關門的時候還不知道封區的消息,早上起來看新聞才知道,自己倒是早早就做了檢測,主要是擔心店內的冰箱和食品安放,於是打包被鋪等日用品,打算在店裏紮營48小時。他説,生意肯定是要受影響,也會有些損失,但是為了控制疫情也沒有辦法。

    附近茶餐廳老闆也說,自從區內的確診數字上升後,生意下跌了七八成,午餐時間常常只有兩三個客人,估計封區更加沒人來,會早早就關店。但他希望做完這一次的檢測,找出高風險的潛在病人,讓公衆放心,才敢再來幫襯,「一定要痛一下,才有可能好啊!」

    封鎖區涉及三條橫街和三條直路,各個出入口都有警員把守,裏面搭建了許多帳篷做臨時工作站,同時也停泊了多輛檢測車,能看到有很多穿白色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在裏面走動。密密麻麻的樣子頗有點像生化電影裏的情節。站在封鎖線外,小記還是能感受到人在病毒面前的無助。

    大部分區內居民都跟從指示下樓檢測 ,檢測站在上午就大排長龍。陳先生夫婦加上一對兒女,還有父親,一家5口,做完檢測回來,兩個小孩在前面一蹦一跳的,甚是輕鬆。陳先生坦言,肯定會有不方便,但是為了自己和公眾的健康安全,一定要有人犧牲一下。老父親在後面插話,「眾口難調,肯定有人說三道四的,但政府這次做的不錯,對的事就要堅持。」

    區內有很多南亞籍的居民,40多歲的阿里拎著兩大袋派發的日用品和食物打算回到樓上。口音很重的他也反覆地說,政府這次做的不錯,安排上也都很細心,還特別照顧到他們少數族群,比如在通知文宣上,就用了三種英文以外的不同文字,提供的食物也照顧了他們不同的宗教信仰。他打開袋子給記者看,裏面有咖喱口味的杯麵——和剛剛陳家的不一樣,沒有豬肉火腿,但多了兩罐不同口味的罐頭魚。

    雖然是周末,有些人依然需要上班,做售貨員的阿玲説,打了電話請假,老闆還是很爽快的,畢竟是涉及到健康安全,「我如果中招了,對店鋪和生意也不好。」但她坦言,一兩天可能大家都能遷就一下,如果是14天,就不知道會怎麼樣了。

    區內都是比較舊的商住唐樓,每幢大廈門口都貼有指引,上面寫著檢測區域和時間,靠近蜈蚣街的那一帶,安排時段的都是從17:00~19:00,守在樓下的工作人員卻說大家都已經出去做檢測了,看看手表才下午1點多,看來整個程序都往前提了,不知道48小時的封區能不能提前結束呢?

    就是封鎖這麽一個小小的區域,香港政府可以說是傾儘全力,出動了數千名公務員到前線幫忙,包括五大紀律部隊的成員。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部門,但看起來合作還是蠻暢順的。單是中午來增援的消防員,就坐滿了4輛60座的大巴,他們說不知道具體的安排,但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的,跟著長官的指引做就可以了。

    來幇忙的海關關員有300多名,帶隊的助理關長陳子達坦言,不少同事前一天晚上12點才回到家,淩晨4點多就到了現場,真的很疲倦,但是一工作就馬上進入狀態。還有就是,有些同事家裏人雖然覺得現場風險高,但還是支持他們過來,很令人感動。「可以為抗疫出一份力,我們義不容辭,也引以為榮!」

    不過現場人數最多的應該還是警察,他們負責把守各個出入口。剛剛幹了4年的年輕警員説,自己的職責就是要服務大眾,在封鎖區工作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只要做好防護,就沒問題。他坦言,相比一年多前在街頭抗暴執法,這次的工作真的輕鬆很多。「之前是要擔心襲擊不知道會從哪裏出來,身體會受到傷害,這一次只是擔心病毒的風險,會影響到家裏人,壓力沒有那麼大。」

    正和警察聊著,突然看到一個高高瘦瘦的南亞裔年輕人,從區內的一個大廈衝了下來,直接過了封鎖線外的馬路,在旁邊巡邏的警察趕緊追上去把他截住。他辯稱說,只是想出去買點東西,但最後還是被送回了樓上。

    病毒雖然可怕,封鎖區外還是有不少來看熱鬧的人,不時拿出手機拍拍拍。其中一位70多歲,自稱在這附近住了40多年的退休公務員,相信絕對是一名標準的「黃絲」。他對著鏡頭絮絮叨叨的數落了政府和警察各種做的不好,但最後,戴了三層口罩的伯伯瞄了一眼封鎖區,有點不太情願的講了一句,「這一次算是做的不錯了,能有一些效果,但是如果能早點做就更好!」

    封區檢測是香港的頭等大事,各級的官員當然都要關注,從早上到傍晚,不時能聽到各個局長來區內巡視的消息。但除了特首林鄭月娥有官方公布行程外,其他官員的行蹤基本上都是要靠記者自己捕捉。因為不知道確切的時間和位置,能不能採訪到很多時候都是靠運氣。

    就像警務處處長鄧炳強落區的時候,小記前腳才離開,他後腳就在身後不遠處下了車。收到消息的時候,小記不知道一哥就在自己身後,還繼續往前跑去找人,繞了一個大圈回到他下車的地方,人早已走掉了。又聽聞他在前方接受採訪,小記還是盡力的追了過去,氣喘籲籲的到了,人已上車離開了。

 

    正遺憾著,一轉頭,居然看到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就出現在自己眼前。趕緊衝上去,做了一個小獨家,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就這樣,小記一個下午就圍著封鎖區,來來回回不停地跑圈。本來都不太熟悉的街名,最後都朗朗上口了。有行家笑言,今天真是個體力活,身體素質不好的,肯定跑不過來。

    雖然真的很累,但是能見證和報道香港眾志成城、齊心抗疫的這一幕,小記還是覺得很值得。(記者:木子)

[責任編輯:劉深]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