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發布「打假聲明」。聲明顯示,中海油信息技術(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海油信息」)是中海油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但中海油信息名下的8家子公司及下設的各級孫公司均為假冒。
中新社旗下最新一期《中國新聞周刊》梳理被中海油打假的8家企業發現,在錯綜複雜的股權交替背後,隱藏著一條灰色的「偽央企」利益鏈。
一般來說,中國內地廣義的央企分為三類,一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企業,按照最新的中央企業名錄,共97家。二是由銀保監會、證監會管理的企業,屬於金融行業。三是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企業。
從目前案例來看,往往被掛靠的,都是央企下屬子公司,層級越多,越不容易被發覺。此前,央企子公司混改需要經過國資委審批,2019年6月,國資委將子公司混改審批權下放給央企。這就意味着,如果股權信息屬實,總公司層面必須知曉。
在央企直接投資之外,在假央企和真央企之間,一條央企掛靠產業鏈若隱若現。《中國新聞周刊》以名下企業要尋找央企掛靠為由,聯繫上一家在北京的投資諮詢公司,還沒等說明來意,對方就很坦然地接話,「是要掛靠混改吧。」
據這位中介介紹,混改並不複雜,關鍵看要掛在幾級子公司名下。如果掛的是2級子公司,公司就是3級,如果掛3級,公司就是4級。此外,還要看掛靠的是國企還是央企,價格從160萬元(人民幣,下同)到1000萬元不等。
在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嚴格的盡調和信息披露之下,為何「偽央企」依然能大行其道?誰給了「偽央企」唬人的身份?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偽央企」之所以迷惑性極強,難以被發現,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央企層級架構複雜,母公司對子公司的對外投資監管存在漏洞;另一方面,央企的對外投資信息不透明,即使遇到「偽央企」也無處可查。
近期,中海油、中國誠通、中國化學工程、中國鐵物、中國石油等相關中央企業相繼發布聲明,對被冒名、被虛假掛靠的情況進行說明。然而,打假聲明出現後,對於「偽央企」似乎並無多大影響,換個股東,企業經營行為並不受太大影響。
「違法成本太低,維權成本太高。」中海油工作人員表示,要證明對方虛假注冊,必須要做司法鑑定,而且只能鑑定公章和簽名的真偽,不能鑑定營業執照,除非拿到對方注冊時的原件,「本來就是虛假注冊,哪來的原件?」
「在清理『偽央企』過程中,相關部門沒有形成合力,沒能採取有效的懲戒措施。」劉俊海說。
同時,國資監管部門要和市場登記注冊部門形成24小時全天候、360度全方位,跨市場、跨區域、跨部門、跨產業,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無縫對接,有機銜接、同頻共振的國企,特別是央企的監管合作機制。此外,金融監管部門、公安機關也應納入這種協同共治的平台中。
在形成合力的同時,還要提高央企信息透明度。「信息不對稱與國資監管能力的局限性有關,也跟央企整個集團的管控力薄弱有關,下一步必須要將這個短板給補上。」劉俊海表示,一是監管前置,二是提高透明度。將來任何一個央企成立子公司、孫公司,都應當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登記在冊並對外公示。「要趕緊將央企國企的家譜畫出來,大白於天下。」
在劉俊海看來,央企之所以被頻頻「碰瓷」,歸根結底在於央企背後的信用和資源優勢,掛靠央企能迅速獲得政策和融資的便利。
「所以要從根源上解決『偽央企』問題,就要破解國企和民企這種不對等狀態,實現地位平等,共同發展,公平競爭,互利合作,平等監管、平等保護。」劉俊海說,此外,從公司法層面來看,還要健全公司登記制度,包括公司設立登記、公司變更登記和公司註銷登記,打破「偽央企」難以被清算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