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琪」觀】松竹風骨

2021-03-26 15:39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松樹早在唐朝吳道子時就常被畫在壁障上,後代的山水畫中常有松樹,也不乏以松樹為獨立主題的作品。朱竹始於北宋蘇軾。據傳蘇軾興起而無墨,遂以朱砂為墨畫竹,別有風韻,後代紛紛仿效。修竹挺拔中空有節,寓意君子廉潔正直、虛心謙遜。紅色的朱砂象徵一片丹心,故朱竹又有「丹心照汗青」之意,深受文人雅客喜愛。


符鐵年作品《松》,133.5x33cm。

 符鐵年的《松》構圖別具一格,不同於傳統繪畫中以山石與蒼松相互映襯以表蒼勁堅韌之意,此處以近景取松枝頂梢局部,且背景旁無他物,頗有「一枝獨秀」之意,結合題識中「世上炎涼總不知」,似是表達遺世獨立、不問世事的淡泊心境。畫面多以濃墨勾寫,輔以赭石淡染樹幹,濃淡有致、層次豐富。用筆蒼潤有力,表現出蒼松不畏嚴寒的生命力與高風峻節。畫中閒章「結交青松枝」透露著作者對松樹特別喜愛之情。

 符鐵年(1886-1947),名鑄,以字行。湖南衡陽人,生於廣東潮州,晚年留居上海。初承家學,七歲寫三尺餘大字,泐於嶽麓山壁,見者不知出於幼童。1926 年與湯定之、謝公展、張善孖、王師子、鄭午昌、陸丹林、張大千、謝玉岑等以年齡長幼為序,成立九社,結為「畫中九友」。善篆刻,書法融合褚、米,各擅其勝。又能繪事,花卉宗徐渭、陳道復,古松怪石具蒼潤之格,最為突出。


若瓢作品《凌雲高節圖》,67.5x27cm。

 若瓢《凌雲高節圖》簡淡清逸,僅畫一段竹竿和一枝旁枝。用筆溫和沉靜,著色濃淡相宜,呈現清疏淡雅之舒適怡人之態。畫面左側竹節粗壯挺拔,右側一枝細竹枝葉繁茂,迎風搖曳,一靜一動相映生輝,活潑而富有情調,也藉此寄託君子「凌雲」之志和恬淡的文人意趣。題識書法運筆自在舒坦,字體姿態優美,縱向的題跋與縱向的竹子生長趨勢互相呼應,相得益彰;黑字與紅竹對比強烈,意趣盎然。

 若瓢(1905-1976),俗家名林永春,浙江黃岩人。杭州淨慈寺知客僧。工詩,善畫,在上海國畫界是有名望的畫僧,曾協助唐雲在上海畫壇打開局面;與張大千、郁達夫、柯靈、桑弧、平襟亞、白蕉等文化藝術界名人私交甚篤。曾任上海市文史館館員。(文:蕭芬琪)


作者蕭芬琪,中國美協會員、美術理論家、畫家、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為廣東省嶺東美術館總館長、《嶺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中國藝苑研究學會副主席、海外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香港美協創會秘書長等。

[責任編輯:副刊]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