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元旦,文化名人大營救行動開始。
首先是廖承志、連貫、喬冠華一行先行,並在沿途檢查和布置接待、轉送工作。拂曉之前,他們在香港乘小木艇,在李健行護送下,避開日軍的巡邏艇到達九龍。在九龍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後方辦事處,廖承志和林平、何鼎華等仔細研究了從九龍到東江游擊區的路線、警戒和沿途食宿及可能發生的情況。廖承志等決定走東線。
1942年1月2日晨
黃冠芳到九龍接待站與李健行接上了頭,護送扮成香客的廖承志等撤出九龍市區,通過啟德飛機場附近幾個檢查崗哨,出了封鎖線,到達牛池灣。江水帶領8名短槍隊員承擔護送任務。他們翻過九龍坳後,走海邊小路經北圍、打蠔墩、沙角尾、山寮直到大環村,蔡國梁在這裏接待了廖承志等人。天黑以後,廖承志等一行在蔡國梁等人的護送下來到企嶺下海灣,登上由劉培率領的護航隊武裝船,悄悄地升帆出海,避開了日軍的海上巡邏隊,偷渡大鵬灣。1月3日早上8時到達沙魚涌,然後由劉培等人護送到田心交給惠陽短槍隊。
為了安全起見,曾生在石橋坑接待了廖承志一行。廖承志等和隨後到達的張文彬同曾生一起研究了在白石龍和田心的接待工作,以及下一站的接待和護送工作。決定連貫到老隆,向後東特委布置在老隆設立秘密接待站和從老隆至韶關的護送任務;喬冠華到韶關,會同粵北省委布置在韶關設立秘密接待站和從韶關轉送桂林的任務。
廖承志在廣州與脫險的文化界人士合影(前排左起:茅盾、夏衍、廖承志;後排左起:潘漢年、汪馥泉、郁風、葉文津、司徒慧敏)
1942年1月9日
緊張的營救工作正式開始。午夜,鄒韜奮、茅盾等第一批文化界精英,換上便裝,打扮成「難民」,在港島洛克道臨時集中點集合,由交通員帶領在銅鑼灣避風塘上船,分乘三艘小木船,避過日軍的巡邏艇,安全到達九龍秘密接待站,踏上了脫險的旅途。
1942年1月11日晨
鄒韜奮、茅盾一行20多人,由交通員帶領來到青山道口,插入源源不斷的難民隊伍,向北經九華逕到荃灣。到荃灣後為了避開日軍的檢查崗哨,他們離開了難民隊伍,向北走小路進入大帽山區。林沖帶領的武工隊在這裏警戒掩護。他們再爬過大帽山,穿過峽谷,走進了平坦的元朗十八鄉。曾鴻文帶領的武工隊在這裏負責警戒、掩護和接待,大家在此住宿一夜。
1942年1月12日
接待站的幹部給每人發了一張由「白皮紅心」的元朗鄉長簽署的難民回鄉證,然後分批上路,在元朗再插入難民隊伍,經落馬洲順利通過日軍崗哨,渡過深圳河到達赤尾村。從赤尾村往北穿過寶深公路,再過梅林坳,安全到達龍華陽台山抗日根據地白石龍村。
當時,白石龍村有一座在戰爭中廢棄的天主教堂,經過一番整修後,成了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的指揮部和辦事處,也是迎接抵達白石龍村的文化名人的首個「避風港」。
當時的白石龍村幾經掃蕩,村民家家缺吃少穿,但是武工隊和村民還是熱情地迎接了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精心準備了葷素搭配的晚餐。據《曾生回憶錄》記載,茅盾嘗過飯菜後感慨萬分:「這頓飯吃得真痛快,比什麼八大八小山珍海味更好,永遠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