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調查指近八成受訪租戶認為劏房租金昂貴

2021-04-18 15:08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指今日(18日)與10多位基層劏房租戶發布「籠屋、板房、劏房租戶對劏房租務研究小組建議的租管方案意見調查報告」,反映基層面對的租務情況、疫市下之加租情況及對租管立法內容的意見。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透露在4月利用網上版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向本會服務的基層家庭進行調查,並邀請其家庭成員作答;而問卷調查合共訪問了432位不適切居所住戶,他們來自13個不同區議會選區,當中有65.3%受訪者來自深水埗區、17.8%來自油尖旺區。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表示91.2%受訪者現居於劏房,當中有45.4%、41.4%和4.6%受訪者分別居於沒有間隔、一房一廳和兩房一廳劏房;單位面積中位數按住屋類型可分為床位24平方呎;板房/梗房為70平方呎;沒有間隔劏房是100平方呎、一房一廳劏房是138平方呎、至於兩房一廳劏房是200平分呎。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指床位每月租金中位數為2300元、板間房/梗房每月租金中位數是2800元;兩房一廳劏房每月租金中位數為6500元,沒有房間劏房及一房一廳劏房每月租金中位數則為4500元及5500元;至於水電收費方面,每立方水的收費中位數是15元、每度電收費中位數則為1.6元。

 調查發現,76.6%受訪者認為現時租住單位租值並不合理,最主要不合理原因為租金昂貴、其次是單位面積少和衛生環境不佳。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透露,76%受訪者期望兩年可接受之劏房加租幅度為5%或以下、9%受訪者為兩年內不加租及7%受訪者兩年可接受之劏房加租幅度是10%或以下;協會續提到87.7%受訪者認為成立專責部門協助處理租務糾紛是有幫助措施、86.3%受訪者認為規管劏房安全衛生及人均面積是有幫助措施。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認為調查反映居住環境最狹小、衛生情況最惡劣之床位單位呎租達104.2元,數字是私人住宅- D類型單位—即100-159.9平方米單位的3.5倍,住屋質素與租金成反比;協會還把調查結果與去年10月份數字比對,發現各類家庭收入在過去半年均再度下跌,收入分別減少1千到2500元不等;不適切居所安全性和住屋質素是受訪者另一關注點,當中有7成多受訪者認為規管租金每兩年加租不多於15%不能改善其住屋問題;41.8%、38.6%及28.5%受訪者認為上述規管租金加幅措施不能改善其住屋問題是因為措施「未能提升劏房住屋質素、「現時居住大廈衛生欠佳,規管租金亦無法解決」及「現時單位有結構性問題、規管租金仍無補於事」;協會認為在改善不適切居所問題時需同時處理劏房安全及住屋質素問題,以切實回應基層租戶訴求。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還向政府提出6項建議,分別是差餉物業估價署測定分間單位市值租金,透過按年測定之「劏房租金指數」去令政府有效監控基層市場可負擔水平,適時介入市場作出管制和津助;規管分間單位租金水平,業主分間單位出租後年租金收入不能高於差餉物業估價署租值 120%,長遠可依據「劏房租金指數」之大數據按個別劏房質素釐定租金水平;規管每兩年加租上限為10%;在「2+2」方案下建議設入住1至2個月租住冷靜期;增設獨立部門專責處理租務糾紛,先調解後審理,務求在行政程序上加快個案處理,無需每宗案件均轉介到法庭處理,並增加租客及業主的保障;「租金津貼」應惠及單身,調高綜援租津,紓緩租金壓力以及加快增建公屋及過渡性社會房屋,令基層人士,不論單身或家庭都能盡快3年安置公屋或輪候期間可以租住社會房屋。

[責任編輯:岳昕]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