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周記】經濟復蘇之路未如理想

2021-05-12 19:16
來源:香港商報網

 美國勞工部5月7日發布就業報告稱,美國4月非農職位僅增26.6萬個,失業率較上月的6%微升,為6.1%。數據遠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4月將增100萬非農職位」。美國勞工部同時將3月的新增就業數字,從原來公布的新增91.6萬大幅下修為77萬。

 據媒體分析,儘管疫苗接種普及、財政刺激政策和防疫政策放鬆等因素推動了美國的消費支出,但許多企業卻找不到足夠的工人,並面臨供應鏈問題。這一現像可能會在未來數月阻礙美國經濟增長。

 兩大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及股市

 就目前情況看,美國似乎出現了一方面失業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企業又請不到人的怪現象。有專家分析,出現這種怪狀背後的原因,部分可能與美國政府的防疫和救市政策有關。

 據報道,有調查發布了一些人不能或不願重返工作崗位的原因。數以百萬計的成年人表示,他們不工作是因為害怕感染或傳播新冠肺炎病毒。企業早於學校重開,導致一些父母無法照顧子女。許多人領取的失業救濟金比他們在可獲得崗位上能掙到的錢更多。一些失業的人不具備可獲得崗位所需的技能,或者不願意轉行。

 從調查所得的原因看,害怕感染病毒以及學校未開放影響父母就業兩個原因,可能隨着疫苗的廣泛接種和疫情受控而得到改善。但領取的失業救濟多於工作所得,以及不具備崗位所需技能的原因,卻不是那麼容易解決。

 重新培訓崗位所需技能牽連廣泛,即使政府願意出錢協助培訓,培訓本身也需要時間,而且失業人士本身參與培訓的意願如何也是未知數,不確定性很高。看上去相對比較容易解決的是失業救濟高於工作所得問題,只要將失業救濟調低或取消就行了。不過,實際上,調低失業救濟同樣不簡單,首先,按美國總統拜登的救市方案,失業救濟會在9月6日到期,在此之前,恐怕很難減少或取消;其次,如果屆時經濟復蘇未如理想,取消救濟將會影響基層生活並造成市場需求下降,對經濟恢復更加不利;第三,長期失業有可能造成工作技能的喪失,令重新就業更加困難。

 從以上分析可見,美國就業實際恢復的速度恐怕比市場原先預期的要慢,失業率下降也需要更長的時間,由於美國聯儲局加息的前提已經變為「將等到通貨膨脹率持續達到2%且勞動力市場完全恢復後再考慮提高利率」,換言之,只要勞動力市場未完全恢復,聯儲局加息的可能性就很小。當前面對的現實是,基於前述困難,勞動力市場完全恢復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因此,加息恐怕也在較長的時間都難以實現。按照這個結論,市場之前對聯儲局收緊銀根的擔憂很明顯有些過慮了。

 對經濟復蘇的另一個潛在威脅就是印度變種病毒的擴散,目前印度疫情已經失控,連續多天染疫人數超過每天40萬。由於印度的人口基數大、衛生條件差、政府管控力弱、抗疫物資不足、醫療資源擠兌等諸多原因交織在一起,印度疫情在短期內得到控制的希望渺茫。更值得擔心的是,如果印度變種病毒向全世界擴散,而現有的疫苗又未能有效防護的話,全球經濟復蘇勢必將遭遇更大的困難。

 在美國令人失望的就業數據發布後,股市、原材料、能源、糧食普遍上漲,美元指數大跌,很明顯,市場關注的焦點正轉向美聯儲更長時間的貨幣寬鬆。

 總結起來,目前影響全球經濟和股市的重要因素有二:一是美國經濟復蘇的基礎尚不穩固,短期寬鬆貨幣政策收緊的可能性非常小;二是印度疫情失控,短期好轉可能性不大。

 新舊經濟股或強弱互換

 對內地及香港股市而言,這兩個重要因素可能帶來以下影響:

 一、印度疫情失控,影響印度的生產和出口,原來下給印度的需求訂單難以完成,對中國的出口行業有利;

 二、美國貨幣政策難以收緊,資金回流美國的勢頭可能無法繼續,對美元不利,美元在經過了炒加息帶來的一輪強勢後,可能逐步走弱並下試新低;

 三、資金泛濫、美元走弱可能加劇通脹;但經濟復蘇速度減慢,又會造成對原材料需求的減弱,對通脹有負面影響,二者對上游商品走勢的影響一正一負,綜合起來,估計上游商品通脹仍會繼續,但失控可能性不大;

 四、黃金有對沖通脹和避險作用,多數情況與美元走勢相反,由於當前通脹明顯且美元走弱,對黃金走強有利;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目前走勢較強,在資金泛濫情況下可能維持強勢,但如果經濟復蘇速度放慢,對金屬的需求可能會低於預期;

 五、舊經濟股在2月以來炒作經濟復蘇時受益,市場炒作的理據主要是,經濟復蘇有利順周期公司盈利上升,且由於估值普遍較低,利息上升對舊經濟股的影響有限,部分金融股還可以從加息中受益。但現在看來經濟復蘇速度慢於預期,舊經濟股上漲的後勁可能不足;

 六、新經濟股受利率上升預期的拖累,之前出現了較大調整,現在看來美國短期收緊銀根可能性不大,新經濟股可能會出現對前期跌勢的修復。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 楊玉川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