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 深圳故事】「中國旅遊日」寶安專場活動體驗光輝足跡—紅色印記之旅

2021-05-19 18:29
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1年5月19日是第十一個中國旅遊日,全國各地相繼舉辦豐富多彩的旅遊宣傳推廣活動。為迎接第十一個「中國旅遊日」的到來,寶安區為營造濃厚旅遊氛圍,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舉辦了2021年「中國旅遊日」寶安專場活動,以「惠民旅遊」的形式,邀請了60名市民體驗光輝足跡—紅色印記之旅、濱海休閒—山水攬勝之旅兩條特色旅遊線路,進一步提高寶安區紅色文化資源、濱海旅遊資源影響力,增強寶安區旅遊市場活力。

 光輝足跡—紅色印記之旅

 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紀念館位於寶安區燕羅街道燕川社區。紀念館所在地素白陳公祠始建於清代中期, 是燕川陳素白的後人為紀念其而興建的分支祠堂。l928年2月23日,為了總結前段黨的工作,指導開展農民運動,以武裝革命對付武裝反革命,中國共產黨寶安縣委在省委巡視員阮峙垣的指導下,在素白陳公祠召開了第一次全縣黨員代表大會。會議地址原定於公明周家村,後因情況有變,臨時改在此祠堂內舉行。2000年,素白陳公祠改建成為「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紀念館」,同年10月建成,2001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1999年3月,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代會舊址已被列為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深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成為深圳市黨員教育基地。

 東寶行政督導處舊址(寶安抗日紀念館) 位於寶安區燕羅街道燕川老村澤培陳公祠內。燕川澤培陳公祠為燕川陳姓澤培公房分祠堂, 現存建築屬晚清風格。抗日戰爭時期,該祠堂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東寶行政督導處的領導機構(1944年7月至1946年6月)駐地。澤培陳公祠為兩進一院兩天井建築,佔地面積924平方米,展陳面積403平方米。建築主體為磚木結構,清水外牆,門面、簷柱、簷階、牆基、牆角均為花崗岩條石建造。祠堂前為空坪。近年新建有圍牆、門樓。1999年,澤培陳公祠被列為寶安區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寶安區人民政府定為寶安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被市人民政府定為深圳市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深圳(寶安)勞務工博物館位於寶安區石岩街道,是我國第一座以勞務工歷史為題材的專題博物館,是深圳改革開放的歷史見證。 博物館定位為勞務工史料和文物標本的收藏展示基地、勞務工歷史和勞務工問題的研究基地、勞務工事跡和勞務工文化的參觀教育基地。博物館前身是深圳市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 —— 上屋大隊熱線圈廠。博物館現保留了三個不同年代生產線、勞務工宿舍及飯堂,還設立放映廳、展廳,展示勞務工的各種史料及文物。2011年被評為深圳市首批紅色旅遊景區之一。2012年,被國家文物局納入全國第三批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之一。2013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三級博物館」。

 陽台山森林公園,2020年6月,羊台山正式恢復原名「陽台山」為標準地名。陽台山森林公園位於深圳市西北部,地處寶安、南山、龍華三區交界處,海拔 581.7米,是深圳市西部的最高點。陽台山層巒疊峰、深林茂密、怪石奇洞、溪瀑連湖,相繼列為新「深圳八景」之一 、「寶安十景」之一。片區有陽台山羅租抗日根據地舊址、陽台山抗日根據地、陽台山營救文化名人蕉窩坑舊址、陽台山抗日游擊隊秘密接待站、龍眼村石洞、陽台山戰場舊址等近現代革命紀念地。

 石岩陽台山登山廣場面積約3萬平方米,由前廣場、蓮花廣場、蓮花池、生態園,以及廣場兩側的蘇派建築和遊廊、登山爬山廊組成, 可以滿足休憩遊人和健身群體的多樣化需求。放眼望去,東側照壁石刻《石岩賦》,介紹陽台山的人文、地理、歷史;西側照壁刊文《登山廣場記》,描繪廣場的建設歷程。

 濱海休閒—山水攬勝之旅

 鳳凰山森林公園坐落在寶安區西部,主峰海拔376米,地跨福永、西鄉、福海等街道,呈半月形,西眺伶仃洋,南瞻深圳灣,素有「鳳山福水福盈地」的美譽。主要景點包括:鳳凰廣場景區、棲鳳台景區、鳳岩古廟景區、雲頂觀景台、望煙樓觀景台、洪田七烈士紀。山上鳳岩古廟相傳始建於元代初期大德年間,為文天祥從孫文應麟所建,至今已有六百餘年歷史。

 深圳機場鴻洲國際遊艇會位於西部活力海岸帶中南段,是深圳西部黃金海岸走廊中心,目前遊艇會已經建成176個不同規格的遊艇泊位,泊位長度12-36米。項目致力打造成集國際客運碼頭、遊艇產業、濱海休閒於一體的國際客運遊艇港,旨在帶動整個西部灣區的遊艇產業經濟,成為深圳遊艇產業的一張靚麗城市名片和寶安對外的國際窗口,打造深圳乃至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標杆項目。

 歡樂港灣位踞寶安中心區南部濱海地帶,定位為「國際灣區之心、濱海生活創想地」,總佔地約38萬㎡,項目涵蓋開放式大型複合海濱文化公園、全國首座全天景轎廂摩天輪——「灣區之光」摩天輪、深圳首座國際標準台口大劇場——「灣區之聲」演藝中心、灣區親海體驗式街區商業等眾多業態,將打造成世界級濱海休閒公園、國際生態文化新地標及全新一代文旅示範產品。(記者王娜、通訊員梁冬梅)

[責任編輯:靜文]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